2015年,新乡辉县的陈培海老师被确诊为食管癌,癌细胞已经转移到纵膈淋巴结,浸润喉区神经。医生断言,他只剩下四个月的生命。然而,谁也没有想到,9年后的今天,他不仅身体硬朗,还能弹琴、吹笛子、钓鱼、旅游,享受着充实而精彩的晚年生活。



  命运的“当头一棒”

  陈培海是一位音乐老师,声音是他最珍贵的“武器”。2015年6月,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他,突然失声了。他以为只是普通的咽炎,去乡卫生所拿了药,但嗓子不仅没好,还越来越疼。到了7月,他发现说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7月10日,他来到辉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食管鳞癌,且已经转移。专家会诊后无奈地告诉他:“已经扩散了,没法手术,就剩四个月生命。”那一刻,陈培海仿佛被命运狠狠地打了一拳。

  化疗的煎熬与迷茫

  面对绝症,陈培海没有放弃,选择了放化疗。4次化疗、30次放疗后,他的身体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嗓子疼得几乎说不出话,只能吃流食。更糟糕的是,他连剩下的两次化疗都难以继续。医生让他先回家休养,再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回到家后,陈培海咳嗽得厉害,夜里根本无法入睡。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里满是迷茫:自己还要不要继续化疗?难道真的只剩下四个月的生命了吗?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这时,陈培海的亲朋好友纷纷前来探望。其中,一位名叫吕有顺的老师给了他希望。吕有顺也曾患食管癌,但在袁希福院长那里通过中药恢复了健康。他告诉陈培海:“试试中药吧,说不定有转机。”

  2015年9月25日,陈培海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10月19日复查时,CT提示纵膈内小淋巴影,病情有了好转的迹象。10月21日,服药20付后,陈培海的精神气色明显改善,咳嗽减轻,甚至能吃馒头、丸子了,身体也有了力气。



  继续服用中药半月后,他的咳嗽完全消失,声音嘶哑也有所好转。一次,他右大腿前侧突然出现一个核桃大小的包块,硬得推不动。他找当地中医针灸、拔罐后,包块出了血和黄水,竟然基本消失了。

  2016年3月16日,陈培海再次复诊,声音嘶哑进一步好转。他开始回学校上班,虽然没有带课,但能和孩子们在一起,他感到很欣慰。此后,他坚持春秋巩固用药,身体越来越好。

  2016年5月2日,他在当地医院复查,结果显示食管、淋巴结未见异常,彩超也正常。原主管大夫甚至说:“好了,无需治疗。”那一刻,陈培海和家人都喜极而泣。为了表达感谢,他们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给袁希福院长。

  与癌共舞的9年

  此后,陈培海的生活逐渐回归正轨。2018年6月,他因左胸疼复查,CT提示右肺慢性炎症、左侧肺大泡、食管胸上端壁稍厚等,但并无大碍。2019年3月4日复诊时,他告诉袁院长,除了偶尔干咳,身体一切正常。他开始接送孙子上学,还坚持锻炼身体。

  2021年4月,旅游后他突然咳嗽、声音嘶哑,但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袁院长又给他开了20付药巩固治疗。此后,他的身体一直很好。

  2024年4月26日,陈培海受邀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他登台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经历,并用笛子吹奏了一曲《感恩的心》,表达对所有帮助过他的人的感谢。他说:“我期待大家都如雨后缤纷的彩虹,柳暗花明又一村。”

  9年,从被医生宣判“死刑”,到如今安享晚年,陈培海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的奇迹并非偶然,背后是坚持与信念的支撑。他没有被命运打倒,而是选择了与病魔抗争到底。从放化疗的煎熬,到中药的神奇疗效,再到日常的坚持与锻炼,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不放弃,生命就有无限可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