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溪云
粮食安全又有新动作。打破“卡脖子”,连鸡鸭牛羊都要少吃大豆,多吃虫子了。
4月2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
到2030年将全国养殖业饲料粮消耗占比降至60%、豆粕用量占比压减至10%的目标。
两个主要措施:
一节流,提升精准饲料配方技术,通过优化饲料蛋白含量与氨基酸配比,减少豆粕用量10%—15%。
二开源,开发非粮饲料,《方案》提出,到2030年将微生物蛋白、昆虫蛋白、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产品等产能提升至1000万吨以上。
为什么粮食安全,要狠抓养殖业?背后,是一次底线思维的再升级。
一半以上粮食被鸡鸭牛羊吃了
根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估算,我国全年粮食消费总量在8.3亿吨左右。
但去年我国养殖业消耗了4.7亿吨粮食,占比达到56%。相比之下,14亿人的口粮只占到三成左右。
以后日子越过越好,老百姓对肉类的消费需求还会提升。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居民动物产品消费需求总量将达2.94亿吨,带动饲料消费量达到5.1亿吨峰值,而口粮消费会进一步下降。所以:
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在饲料粮,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压力也在饲料粮。
养殖业需要的饲料分为两种,一种是能量饲料,主要靠玉米;另一种是蛋白饲料,主要靠豆粕。
其中,我国玉米自给率在99%以上,并不担心。
而所谓豆粕,指的是大豆压榨完油脂之后的产物,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而且方便动物消化吸收。
关注贸易战的朋友应该多少了解,这一次中国被美国卡脖子风险最高的,不是芯片,不是石油,恰恰就是大豆。
中国本土大豆的自给率不到20%。
去年我国进口了一亿吨大豆,进口金额为527.5亿美元,其中从巴西进口7464.68万吨,占比71.07%。
从美国进口2213.4万吨,超120亿美元,856亿人民币,比从美国进口的芯片金额还高。
而巴西的农业技术几乎都是被美国垄断的,因此可以说美国控制了中国进口大豆几乎90%的货源。
那么,为什么养殖业不能多利用国内的大豆呢?
因为我国大豆单产低,蛋白质含量也低,如果要满足动物饲料对蛋白的需求,需要种8亿亩大豆,霸占41%的耕地,会严重影响主粮供应,并不现实。
继续追问,为什么作为大豆原产地,我国大豆质量却比美国差一截?
这其实折射出我国粮食安全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
农业芯片:种子
中国本是大豆的原产地,从商朝就开始种植了,栽培历史在4000年以上。
但大豆种源的专利却掌握在美国人手里。
2000年,国际种业巨头孟山都从中国野生大豆种子中,分离出了高产和抗病基因,然后通过转基因技术复制了这种大豆,并一口气提出了64项专利保护请求。
此后,只要没有孟山都的同意,中国农民都不能种植含有这一基因“标记”的大豆,中国科研人员和育种人员研究自己的大豆也会被视为侵权。
这才导致中国大豆一直没能突破美国的霸权阴影。
种子之于农业,恰如芯片之于电子信息行业。然而,我国每年要进口七万吨“洋种子”,进口种子金额是出口的两倍。
不仅大豆,我国蔬菜种子对外依存度也极高。
我们餐桌上的胡萝卜,大都是韩国进口;辣椒,来自以色列;马铃薯之乡克山县,种植的马铃薯来自美国。
缺少对种子的控制权,就意味着我国没有价格主动权和市场话语权,甚至有“断种”的风险。
例如,我国西蓝花90%靠进口,进口西蓝花种子的价格从2015年的3500元/袋飙升到2021年的两万元/袋,不少中国买家还陷入“一粒难求”的状态。
种业的差距来自于国内起步较晚,缺乏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弱。
2021年国内种企排名前五的分别为隆平高科、先正达中国、北大荒、垦丰种业和大华种业,市场份额分别为4%、3%、2%、2%和1%。
排名前五名的企业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2%,集中度很低,缺少和国际种业巨头竞争的实力。
从研发投入来看,德国化工巨头拜耳收入440亿欧元,研发投入54亿欧元,占比12%。
相比之下,中国第一大种业公司隆平高科,2021年收入35亿元,研发投入仅为两亿元,占比仅5%。
当年,仅仅是一粒小小的杂交水稻种子,就动用了半个中国的科研单位,进行了数万次实验,前后耗费15年才培育出来。
可见种业的突围,是多么困难。
粮食安全,重于泰山
在种业上,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突围,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
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2022年,一部专门旨在鼓励农业创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开始全面施行。
还记得前面说的西蓝花吗?现在国产西蓝花市占率已经从5%提升到了35%,完全有望打破只能从日本高价进口西蓝花种子的局面。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其他方面,国家也在行动了。
新疆被建设为西部粮仓。
过去三年里,新疆粮食种植面积累计增加了882.5万亩,占全国增量的34.8%;粮食产量累计增加量超百亿斤,占全国增量的25.1%,成为全国粮食产能增量最多的省区。
去年,我国粮食首次超过了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
农业相关的基建,也在加大投入。
2024年,我国实施了4.69万个水利工程项目,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根据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前2个月,农林牧渔投资同比增长14%,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9.1%。
国际上,我国农业贸易的重心持续向南美转移,并且粮食进口总量在不断减少,对外依存度在不断降低。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粮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地缘政治风险突出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
强化底线思维,亦是题中之义。
2025年风高浪急,世界格局巨变,面对关税、脱钩,普通人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若你有这个困惑,一定要看 智谷趋势内部研判 ,每周为您解读 国际、宏观、政策、楼市、商业等 重要动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趋势,直达财富的本质信号。
原价299/年,通过本文订阅,智谷老读者福利价 199元/年 ,还 加 赠一年12场闭门直播 !
限时开放30个名额
299元立减100元
三天后窗口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