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还是没忍住?印海军正式参战,对巴突袭开始,鹰击12随时出战



5月9日凌晨,印度海军突然对巴基斯坦沿海目标发动突袭,维克兰特号航母率领的战斗群高调出击,试图为空军在边境空战中的惨败挽回颜面。然而,巴基斯坦军方迅速回应: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已进入战备状态,印度海军的“复仇行动”可能演变为新一轮的“送人头”表演。这场南亚次大陆的军事博弈,正从空中蔓延到海上。



空军折戟催生海军豪赌:印度为何急于“找回场子”?

此次印度海军的行动,本质上是空军失利后的战略转移。5月6日深夜,印度空军出动多架战机试图突袭巴基斯坦,却遭遇歼-10CE与霹雳-15E导弹的精准打击,不仅损失5架战机和1架无人机,更令法国“阵风”战斗机神话破灭。这款被印度寄予厚望、单价2.4亿美元的“四代半标杆”,在实战中被中国出口型装备一招击落,直接打脸印度“以阵风对抗歼-20”的幻想。

更令印度难堪的是,歼-10CE在中国空军序列中仅是“二线角色”,其阉割版导弹仍能秒杀阵风,暴露出印度空军体系化作战能力的致命短板。或许正是这种耻辱,迫使印度将赌注压向海军——毕竟,印度海军坐拥双航母编队,纸面实力对巴基斯坦呈碾压之势。



航母编队高调出击:印度海军的“复仇”底气何在?

印度此次派出的航母战斗群堪称“豪华阵容”:维克兰特号航母搭载米格-29K舰载机,配属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什瓦里克级护卫舰及基洛级潜艇,俨然一副“南亚霸主”姿态。印度媒体更是高调宣称,此举旨在“彻底摧毁巴基斯坦沿海防御体系”。

然而,纸面优势能否转化为实战胜利?回顾历史,印度海军并非没有“翻车”先例:2019年印巴空战后,印度曾试图以海军封锁巴基斯坦港口,最终因巴方潜艇潜伏而草草收场。更关键的是,巴基斯坦海军虽规模不及印度,却手握“不对称作战王牌”——中国制造的鹰击-12A反舰导弹。



鹰击-12:巴基斯坦的“海战规则改变者”

鹰击-12A的登场,彻底颠覆了印度海军的算盘。这款导弹以4马赫速度突防,射程达500公里(外贸版虽标注290公里,但巴方或享“特殊待遇”),远超印度布拉莫斯导弹的300公里射程与2.6马赫速度。更致命的是,印度海军主力防空导弹巴拉克-8最大射程仅70公里,面对鹰击-12的“防区外打击”几乎形同虚设。

从战术层面看,巴基斯坦无需与印度航母硬拼:只需在鹰击-12射程内部署054AP护卫舰,即可对印度航母战斗群构成致命威胁。这种“以小博大”的打法,恰如当年歼-10CE击落阵风——技术代差足以抹平数量劣势。



印度战略困境:豪购武器能否填补体系短板?

印度此次行动折射出其军事战略的深层矛盾:一方面,印度斥巨资引进阵风、S-400等先进装备,试图通过“买买买”缩短与邻国的差距;另一方面,其联合作战能力、装备整合水平却长期滞后。阵风被歼-10CE击落、航母编队惧怕鹰击-12,恰恰暴露出印度“万国牌”军备的致命缺陷——再先进的武器,若缺乏体系支撑,终究是“绣花枕头”。

反观巴基斯坦,其军事策略更注重“性价比”与“针对性”:用歼-10CE压制空中威胁,以鹰击-12构建海防屏障,辅以潜艇部队的隐蔽威慑,形成“非对称作战”闭环。这种务实思路,或许正是印度最需警惕的对手优势。



结语

印度海军的突袭能否成功?答案或许取决于巴基斯坦鹰击-12导弹的发射按钮。但可以肯定的是,若印度仍沉迷于“用金钱堆砌军力”,而非正视体系化作战能力的短板,那么“送人头”的戏码,恐怕还会在南亚次大陆反复上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