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疆卡拉苏口岸是我国和塔吉克斯坦的唯一陆路进出境通道,被称为“云端上的口岸”(引题)

到遥远的边防去奉献(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马安妮 本报通讯员 李展朋

“五一”前夕,孙中川像往常一样,对假期的巡逻、执勤工作进行了细致安排,随后便前往景区执勤。“假期游客多,突发情况也多,我们要提前踩好点,假期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他说。

孙中川是新疆喀什边境管理支队科克牙尔边境派出所卡拉苏口岸警务室警长。卡拉苏口岸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西北部,是连接我国和塔吉克斯坦的唯一陆路进出境通道。这里海拔超过4500米,是“云端上的口岸”。孙中川被当地乡亲亲切地称呼为“好巴郎”(好小伙)。

只要群众平安,困难都能克服

孙中川身上总是穿着一件“显旧”的警服,在阳光的照耀下,墨蓝色被黑紫色代替。

“这是前不久才拿到的新制服。”他笑着说。

原来,这件“显旧”的制服是卡拉苏口岸的专属特征。这里常年高寒大风,紫外线极强,空气中含氧量不足正常值的一半。受环境影响,孙中川常年嘴唇黑紫、皮肤黢黑,时间一久,原本藏蓝色的警服也被晒上了帕米尔高原独特的黑紫色。

然而,身着“显旧”警服的孙中川却成了辖区最受信赖的“好巴郎”。

慕士塔格峰冰川公园位于卡拉苏口岸警务室辖区内,在旅游热潮的推动下,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一次参观中,两名自驾游旅客因不熟悉情况,徒步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了冰川公园内,傍晚时分才报警。随后,没电的手机、紧张的情绪加速了两人身体的不适感。

接到警情后,孙中川带队前往搜救,徒步走进慕士塔格峰冰川公园峡谷,历经3个小时,在凌晨3点将被困的2人成功救出。

救援结束后,过度劳累的一行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回到宿舍后,孙中川几人都呕吐不止。“救援是常态,只要群众平安,其余困难都能克服。”他说道。

去年9月,安徽一企业工人李某到警务室求助,原来是他所在的公司出售了一台挖掘机,购买者只支付了5万元首付款,并未支付尾款。但车辆已经被开走,定位在卡拉苏口岸警务室辖区,李某奔波一路赶来找车。

了解情况后,孙中川立即联合联管单位对车辆信息进行排查,经历了30多个小时的核对,最终帮助李某找到了出售的挖掘机,挽回100多万元的损失。

“我在卡拉苏有了家人”

“爸妈,这是我在卡拉苏口岸的家人。”去年,孙中川拿着手机照片,向前来探亲的爸妈介绍了他在辖区的家人——依热提·伊斯拉木一家。

6年前的一个下午,孙中川第一次开展走访入户时与依热提·伊斯拉木一家人结识,续写了长达6年的民族团结佳话。“这娃娃很用心,逢年过节怕我和老伴孤单,都会到家里来陪着我们。”依热提·伊斯拉木说。

依热提·伊斯拉木的儿子图尔荪江·伊热提因身体残疾,从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在家放牧。没有课堂和同伴,孙中川便成了他最好的朋友。每次相聚,他会给孙中川分享自己画出来的心中的课堂、警务室、牧场。

“后来,我们带着他到警务室参观了一下,还给他讲了很多故事。”孙中川说。

今年4月20日,迎着风吹雪,孙中川和往常一样,完成巡察工作,便带着水果和早已买好的画笔来到依热提家中看望老两口和弟弟图尔荪江,并拍下了属于他们的“全家福”。

“乡亲们就是家人,每次入户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孙中川说,“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把卡拉苏口岸警务室当成第二故乡,大家齐心把‘家’建设得越来越好。”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