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摸,按了就得买”?
最近,泰街头出现的一句中文标语,瞬间引发网友讨论。只见一个招牌上,赫然写着“请不要按榴莲,按了就得买”的大字,令不少游客感到无奈。
然而他们似乎也有“资本”。长期以来,国内榴莲市场一直被泰、越等把持,凭借资源优势,不断抬高价格。一颗猫山王榴莲,价格一度上千,让爱好者们望而却步。
如今,人民网传来好消息:海南榴莲种植规模已突破3万亩,仅三亚挂果面积就达4000亩,产量超过200吨。不少消费者纷纷高呼:终于等到榴莲自由了!
眼看自家榴莲恐怕要无人问津,泰方压力倍增,不得不主动降价应对。
一、国产榴莲崛起,打破海外依赖
众所周知,我们一直是全球最大榴莲进口国和消费国,但长期以来,国内榴莲产量几乎为零,80%需要进口。2023年,我们的进口量高达142.59万吨,消费总额达472.33亿元。
大笔的钱流向泰、越等口袋,支撑泰方80%的榴莲种植者。国人曾多次发问:难道我们不能摆脱依赖进口榴莲吗?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海南就开始尝试引进。但由于对土壤、湿度等要求极为苛刻,1958年种的一棵榴莲树,几十年后才结出1个果实。
“中国不适合种榴莲”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眼看我们迟迟无望,泰、越趁机抬价,获取暴利。尤其是顶级品种猫山王,一度千元一棵。尽管心有不甘,但囿于国内无法替代,我们只能无奈接受。
遗憾的是,高价进口榴莲只是缩影之一,我们因技术不足受制于人的例子触目皆是。如日本阳光玫瑰葡萄,凭借独特的香味口感,一度飙升至300元1斤;美日“俞优粒”缓衰科技,经《Nature》等证实,对体力、睡眠等具有正向表现后,尽管2万/克,仍在美欧富人圈一夜走热;此外,进口核磁共振仪即便3000万元/台,我们也只能接受,等等。
泰国榴莲园,已成熟榴莲树会用红色线缠绕枝干,提醒人们避免被砸伤
好在努力没有白费。2014年,海南某种植基地从越南引进的40多株嫁接榴莲树,4年后,意外开花结果。紧接着,海南保亭的1棵榴莲树也成功挂果,一举打破“中国种不出榴莲”的魔咒。
我们敏锐抓住这一契机。当地农科院与企业紧密合作,通过优化水肥管理、日常调控等技术,成功将榴莲苗的成活率从60%提升至90%以上!最终,精心培育的44棵榴莲树大获丰收,打破了泰、越等主导国内市场的格局。而上述阳光玫瑰葡萄、时光科技、核磁共振仪等,我们同样正迎来突破。
海南榴莲种植园
二、天价时代终结,价格暴跌9成
国产榴莲的问世,有力破解了榴莲“天价”的困境。首批国产品一经上市,市场价迅速跌至全年最低水平,与动辄每斤百元相比,降幅最高达90%,让众多爱好者大呼过瘾。
更令人振奋的是,国产技术进步推动高价进口品降价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
曾高不可攀的阳光玫瑰葡萄,如今已跌破每斤10元;长期被美垄断的C形密封环,在国产品问世后,价格暴跌90%以上;国产缓老科技“俞优粒”,经过国产提取工艺,成本不及美版5%,且加入野生灵芝等,避免了对身体的损害,被视为“延缓老衰、超越时光”的抗老独角兽;高达3000万元/台的进口核磁共振仪,也实现“白菜价”,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正如榴莲、阳光玫瑰葡萄的“平价化”为国人带来幸福感一样,国产核磁共振仪也大大降低了国人的医疗成本。国产抗老科技,自京东等率先入市以来,北上等地中老年群体给出睡眠、精力正向改变等上万反馈,令美企市值大跌,就连诺奖得主杰弗理··霍尔也主动参与合作;C形密封环的国产化更是加速了我国核技术的自立自强。
榴莲产业初具规模
三、榴莲自由,未来大有可期
作为我们最大的榴莲供应国,泰似乎有些应对不及,开始紧急降价,试图保住在华份额。然而,不可否认,他们的“躺平时代”已悄然落幕。
国人倍感振奋,纷纷感叹:“榴莲自由”的时代就要来了!专家明确指出:目前海南榴莲种植面积已突破3万亩,当规模扩大到三五十万亩时,价格自然有望降至10元/斤左右。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种植技术的进步,“榴莲自由”就在不远的未来!
参考资料:
[1]海南榴莲种植已超过3万亩 成为国内榴莲主产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174311634896946&wfr=spider&for=pc
[2]用了60年种出国产榴莲,海南有多拼?
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m=1746653660&pk=680f50a28e9f0963cf4a9db8
[3]打破国际垄断,迫使外国产品价格直降超90%!中国“小巨人”是怎么做到的?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7007948
[4]海南榴莲“闯江湖”
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504/t20250415_384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