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中美这盘关税大棋下到关键时刻,特朗普政府突然打出两张牌:一边在48小时内连发三记重拳——把贸易逆差黑锅扣给中国、对海外电影征收100%天价关税、逼中概股退市;另一边却急吼吼让新任驻华大使戴维·珀杜在5月7日宣誓上任,还特意选在中美瑞士谈判前两天空降北京。
这种又抡大棒又递名片的操作,活脱脱像街头混混先踹门再赔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美方对全球发起关税战后,既没能纠正贸易逆差,也没能重振制造业,反而导致本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企、企业外流和社会矛盾加剧,白宫试图炒作“中国威胁”,增加国防预算转移矛盾无果,后又试图借关税谈判,利诱别国在对外贸易中孤立中国,也是孤掌难鸣。
特朗普嘴上一直高呼“让美国再次伟大”,结果却导致了完全相反的结果。
因此对美国政府以及特朗普本人来说,对于中方这次同意与美方“接触”的积极态度必须要把握好。
如果“谈成”了那么一切安好,这一个月内亏损的货运订单还有机会弥补回来;可一旦谈不成,仅是美国西南部那些“红脖子”就会引发很多矛盾,届时势必会影响特朗普的中期选举。
我们都知道,不论是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还是普通人想在各自的小团体中多争取支持自己的人,争取“摇摆群体”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基本盘”不受影响。
中国稳坐钓鱼台
与美国的紧张情绪相比,中国方面表现得要冷静得多。我们早就说过,关税得取消,不然就没得谈。面对特朗普那一系列高调的举动,中国选择了“以静制动”的办法。选瑞士做谈判地点,既是个中立地区,也让咱们在谈判中掌握更多主动。
美方再一次上演“签完协议就撕票”的把戏,真是让全球观众都看得明白得很,闹到最后,也别想轻松摆脱。
中国的底气可真不少,尤其是涉及到核心利益的妥协,肯定是不能接受的。美国无论施加多大压力,也不会在“关税问题”上逼中国放弃其战略利益。
嘴上强硬心里慌?特朗普的“软硬兼施”
特朗普其人,向来注重颜面。中方已明确表态,反对滥用关税的立场不会改变。这意味着,美方若想达成协议,不拿出实质性的让步是难以过关的。特朗普对此想必心知肚明,让步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如何让得不失体面。
于是,他故技重施——口头施压。就在宣布谈判的同日,特朗普对媒体放话:“即便我们与中国谈判,也不会为了谈判就主动降低那145%的关税!”此言听似强硬,实则透露出两层含义:其一,他对此次谈判的确相当重视。其二,他预料到可能需要降税,但口头上不愿承认是“主动”所为,意在寻求台阶。
越是如此表述,越发显露其内心的不确定。毕竟,即便是日韩这样的传统盟友,美国也未能轻易摆平,想与中国在平等对话的框架下,还死守关税不放,成功的希望渺茫。因此,让步是大概率事件,如何让步得有面子,才是他真正需要琢磨的。
然而,就在特朗普嘴上不饶人之际,其手下官员的动作却悄然“放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在听证会上便有所松口,称特朗普正考虑对部分从中国进口的“必需品”实行关税豁免。观察这份名单,其中不乏婴儿座椅、摇篮等母婴用品。
此前4月份,已有一批中国产电子产品获得豁免。如今豁免范围扩大至日用品,表明特朗普确实在逐步调整姿态。这或许也是中方愿意赴瑞士会谈的原因之一。
台湾牌“此地无银”?中国的底气与定力
更有意思的是,谈判前夕,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华盛顿某论坛上突然表态,称中美将在经贸问题上进行对话,但双方“没有就台湾问题进行过战略交易的对话”。换言之,此次谈判的核心是关税,台湾问题并非重点,美国亦不会利用台湾问题施压。
这番话,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近来,民进党当局在岛内动作频频,美国国会也炮制了一些涉台法案,引发外界猜测:美国是否因在关税问题上讨不到便宜,便想从台湾问题上找补,给中国制造麻烦。
万斯特意将台湾问题拎出来澄清,显然是想为这类猜测降温,意在告知中方:美方此次真心不想节外生枝,主要目标还是与中国妥善处理经济议题。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朗普团队当前对涉华议题高度关注,唯恐瑞士谈判前再生枝节,其缓和对华关系、理顺贸易争端的急迫心情可见一斑。不过,中国向来是听其言、观其行。美方言而无信并非首次,尤其在台湾问题上,小动作从未间断。因此,万斯此番表态的真实性,仍需后续行动来检验。
更重要的是,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事关中方核心利益,根本不存在所谓“战略交易”的空间。美方若想打“台湾牌”,实属打错了算盘,注定徒劳无功。
反观中国这边,则显得气定神闲。就在官宣谈判的同一天,中国央行推出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政策,显示出中方手中有牌,有充足的应对后手。
对外层面,5月5日,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共同批评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5月7日,中欧又宣布将全面取消相互交往的限制。可见,美国的经济霸凌行径,反而促使更多国家走到一起。
当前的局面是,美国在国际上略显孤立,连签署一份关税协议都颇费周折。而中国的朋友遍布全球,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加之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外贸数据表现稳健,经济基本盘十分稳固。倘若美国执意继续消耗,其自身的经济困境只会进一步加剧。
对内,中国拥有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政策的自主优势。对外,则有广泛的“朋友圈”支持。相较之下,美国内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今年一季度甚至出现负增长,实属罕见。对外则面临盟友离心、信誉受损的局面。
因此,当前形势可谓是中国稳坐钓鱼台,而美国内心焦灼。这便是中国的底气所在。当然,贸易摩擦没有赢家,中方也愿意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前提下,与美方寻求共识,毕竟和气方能生财。至于此次瑞士谈判将走向何方,不妨静观其变。
参考信源:“特朗普对华加税较预期温和,但中国已做好战斗与谈判两手准备” 2025-01-23 12:57 观察者网
中美谈判 “合理期待”与“放弃幻想” 2025-05-07 17:30 看看新闻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