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e
前不久的一则新闻,大家都看到了。特朗普提出,要对在美国境外拍摄的电影征收关税的提议,目的是「保护」美国国内电影产业,并防止电影制作「外流」。
连汤姆·克鲁斯最近在韩国访问,都被问到这个问题,因为他的《碟中谍》系列,是最典型的在美国境外拍摄的好莱坞电影,如果被征收关税,他受到的影响会很大。可惜克鲁斯装作没有听清,拒绝了回答。
《碟中谍7》(2023)
今天来聊聊这事。特朗普有权做这件事吗?好莱坞为什么要在海外拍摄电影?这件事如果真的执行,会对全球弱不禁风的电影业,带来什么雪上加霜的影响?
特朗普提议对在海外拍摄的电影征收关税的核心动机在于,他认为美国电影产业正面临来自其他国家提供的激励措施的威胁。他声称,其他国家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来吸引电影制作,导致美国电影制作能力「快速消亡」。他甚至认为,这一现象已经发展到「窃取」美国电影制作能力的程度,甚至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他的这种担心,听起来很夸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特朗普授权相关部门研究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高达100%的关税。这个新闻为什么令人震惊,因为之前他在关税战中主要集中于钢铁、铝和中国商品等货物领域,而这次却将关税工具应用于电影这一服务和知识产权领域,可以说,这标志着他的贸易保护主义在进一步扩展。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从头来捋一下,特朗普是否有权对在美国之外拍摄的电影征收关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并非真的可以随便执行。
美国宪法赋予国会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的权力,自小罗斯福时代以降,国会通过立法将部分关税调整权授予总统,但这些权力通常针对的是货物贸易,例如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如倾销、补贴)或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等。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贸易涉及多个层面,物理载体(如DVD)属于货物贸易,而电影的核心价值则在于其内容、版权以及与制作、后期制作、发行等相关的服务,这些则主要属于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的范畴。
当前的国际贸易规则,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主要规范的是服务贸易,而服务贸易的机制与货物贸易的关税体系,完全不同。
因此,将关税这一工具直接应用于电影的进口,尤其是在如何界定电影「外国制作」程度的问题上,存在法律上的模糊性和技术难题。比如说,一部由美国公司投资、美国导演执导,但在加拿大和英国取景并使用当地团队的电影,是否应该被视为「外国制作」?
这一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有专家认为,将关税应用于电影这种知识产权和服务的做法「没有太大意义」。
好莱坞选择在全球范围内拍摄电影,背后有着多种复杂的经济和创作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各国和地区提供的电影制作补贴和税收优惠。为了吸引电影制作,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提供慷慨的补贴、税收抵免或现金返还,这些激励措施显著降低了电影制作成本,有时甚至能够覆盖高达40%的支出。
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的一些州(如佐治亚、新墨西哥)都成为了提供高额激励的热门拍摄地。除了这些直接的补贴,一些国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有利的汇率和较低的运营费用,也使得好莱坞在海外拍摄电影时能够节省大量成本。
例如,《碟中谍》系列电影因其惊险的动作场面和全球各地的取景而闻名。该系列电影从布拉格、罗马、迪拜到上海、伦敦、挪威等地拍摄,不仅利用了这些国家的地标性建筑作为背景,还受益于当地的拍摄激励和(便宜的)专业团队支持。
类似地,《复仇者联盟》系列和《蜘蛛侠》系列的部分拍摄也在英国进行,英国提供了丰厚的税收抵免和先进的摄影棚设施,进一步降低了好莱坞的制作成本。此外,《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同样在日本、巴西、阿联酋、古巴等多个国家取景,这些国家为电影制作提供了充足的财政激励和优质的拍摄资源,帮助该系列大获成功。
万一,我是说万一,特朗普的电影关税政策得以实施,它肯定会对全球电影产业产生剧烈的影响(老实说,我并不认为它会在近期落地并得到执行,这件事存在很多法律障碍)。
对于好莱坞而言,100%的关税将直接抵消甚至超出在海外获得的补贴和成本优势,导致电影制作成本大幅上升。电影公司将不得不提高票价或削减其他开支,这将直接影响电影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依赖国际取景和合拍的制作模式将遭遇巨大制约,迫使好莱坞将更多的制作拉回美国本土,但这可能会导致取景地选择受限,成本上升,同时失去国际合作带来的创意和资源。
资金相对紧张的独立电影制作人更依赖海外的补贴和低成本优势,关税政策将对他们造成严重打击,可能导致独立电影数量减少。
除此之外,这一政策还可能带来行业内部的强烈反对。电影制片厂、工会(如IATSE)以及其他行业组织可能会强烈反对这一政策,尽管他们承认国际竞争的威胁,但更倾向于美国本土的激励措施而非关税。这是因为关税政策会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和创作自由,尤其是在电影制作人和创意团队需要全球资源和跨国合作的情况下。
对于其他依赖吸引好莱坞电影制作的国家而言,这一政策无疑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国家将面临就业机会减少、相关产业衰退以及基础设施投资放缓的困境。
失去与好莱坞合作的机会可能会减缓当地电影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同时导致国际合拍项目的减少。此外,电影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关税政策可能限制不同文化在电影中的呈现和交流,从而影响全球电影产业的多样性。
这一关税政策还将对全球电影产业的流动模式产生根本性影响。电影制作可能将集中到那些提供高额补贴且不受美国关税影响的国家,或者促使其他国家建立更强大的本土制作体系。跨国界的资金、人才和创意流动将受到阻碍,全球电影市场可能变得更加碎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电影交流和发行壁垒将增加。
如果这一关税政策真正实施,电影业也并非束手就擒。
电影公司和相关行业组织将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好莱坞的游说力量不可小觑,电影制片厂、导演协会、演员工会、技术工会(如IATSE)以及其他行业协会将积极游说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阐述关税政策对美国电影产业造成的损害,争取政策的调整或撤销。
电影公司可能会通过法律挑战来质疑该政策的合法性,特别是总统是否有权将关税应用于服务和知识产权领域。此外,行业也可能游说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提供更有竞争力的电影制作税收优惠和补贴,减少海外拍摄的吸引力。
如果这一政策长期存在,电影公司可能会调整制作策略,减少海外取景的比例,更多地利用美国本土的场景和后期制作技术来模拟海外环境。为了弥补增加的制作成本,电影公司还可能提高票价、流媒体订阅费用或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最终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除了经济和产业层面的影响,特朗普的电影关税提议可能还会带来其他更广泛的后果。
首先,若好莱坞被迫过度依赖美国本土资源,电影的取景地、故事背景和文化元素可能变得相对单一,全球电影的多样性将受到影响。
其次,关税可能引发外交和贸易关系的紧张,尤其是针对特定国家的电影关税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强烈不满和报复,其他国家可能对美国电影或其他文化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或采取其他限制措施。
此外,外国电影的进口成本可能因关税上涨,从而减少美国观众能够看到的外国电影数量和类型,影响他们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如何界定电影的「原产地」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复杂的国际合拍模式下,这可能导致政策的执行困难并引发争议。
说结论吧,特朗普提出的这项对在美国之外拍摄的电影征收关税的提议,虽然旨在保护美国电影产业,但带来的后果,恐怕恰好相反。
而且因为面临复杂的法律挑战,且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我并不看好它会得到有效的执行。但是,我们曾沉醉其中的那个「电影全球化」之梦,的确即将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