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如同一股强劲东风吹进各大高校,为传统教学带来了全新变革。这场以“AI+教育”为核心引擎的教学改革创新正在进行中:传统黑板与粉笔的界限正在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大屏上跳动的实时数据、虚拟仿真的商业场景,以 AI助教与学生的深度互动。

上海商学院这座以商科见长的学府里,随处可见的是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方位蜕变,教育在这里真正回归到“育人”的本质。今天,我们以上商为例,我们来感受一下教学改革创新的魅力。



走进《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课堂,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代码搬运工。AI助教根据每个人的学习轨迹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学渣卡壳时弹出专属微课,学霸则能挑战更高难度的商业实战案例。

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商业剧本杀”模式:学生们化身数据侦探,通过分析某奶茶店销量暴跌的“案情”,调取消费记录、搭建预测模型、模拟促销方案,最终用生成式AI制作PPT路演。这种沉浸式学习让原本抽象的算法公式变得鲜活,有学生笑称:“现在做项目像创业,期末报告都能拿去给真实店铺当方案了!”



这种变革背后,是学校对商科教育痛点的精准诊断。长期以来,商科课程存在工具化倾向,学生往往沦为“代码工具人”。上海商学院的破局之道,是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链条。

截止目前,该校已建成8个“AI+专业”,并首批建设了14门“AI+课程”。正是这种“AI+专业”的立体架构,让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成为撬动思维的杠杆。

《女装设计》课程中,上商将“AI赋能设计,重塑时尚未来”作为课程亮点,学生们亲自操作AI工具完成从设计企划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学生们将自己的设计构思输入智能生成工具,观察AI如何快速高效地将创意转化为可视化设计方案。



如果你觉得“AI+专业”超级酷,那上商的“AI 基建”更是出乎意料。公共计算机实验室部署的DeepSeek-R1-7b模型实力拉满,学生跑数据模型无需排队;虚拟实验室里,学生能模拟开一家“AI 咖啡店”,从选址到库存管理全流程数字化。

在线上,智慧树、超星等平台拼成“教育 App Store”,每个学生都有专属学习 的空间,实时显示知识薄弱点。最神奇的是AI、巡课系统,能自动生成课堂亮点摘要,识别学生提问高频词,上周某节课的关键词云里,“直播带货”“数据安全”等词汇格外醒目,倒逼教师调整教学重点。





这些变革正在重塑教育生态。学生在“互联网 +”大赛、“挑战杯”等赛事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位居上海高校前列,企业评价里“会技术、懂商业、能创新”成了高频词。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课堂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究,教师从“教书匠”变为“学习设计师”。这种范式转换,让商科教育真正与数字时代同频共振。



在《女装设计》的课堂,几组学生围在一起,激烈地讨论AI方案,教师在一旁,耐心指导,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闪光点。

或许这时候,大家会明白:上海商学院的改革不是跟风追热点,而是真正把AI当成“教育破壁人”——它打破了课堂与职场的壁垒,让学生在虚拟商业场景中积累实战经验;打破了知识与实践的隔阂,用AI工具赋能思维跃迁。

当商科教育搭上AI快车时,上海商学院以出色的育人成果吸引着心怀商学梦想的学子。从这里走出的学生,终将带着课堂里培养的商业思维与技术素养,在真实职场中续写属于他们的商学传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