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里战斗,是抗美援朝战争二次战役期间,发生在东线战场的一场著名战斗。我军克服巨大困难,在极度严寒条件下,经5昼夜顽强战斗,全歼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创造了整个战争期间唯一一次全歼美军一个加强团的战例。但是,围绕这场战斗,近年来也发生了一些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算不算全歼?二是被歼灭的是不是一个加强团?
硝烟远去,铁血永存,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再次回望,冰血长津。
被击毁的美军车辆残骸
一、战斗简要经过
1950年11月27日黄昏,我志愿军第27军80师以4个团兵力向新兴里、内洞峙地区,美军第7步兵师第31团级战斗队等部发起坚决进攻,经两昼夜激战,歼敌一部,完成对敌合围。短暂休整后,30日晚,27军调整部署,集中80师、81师主力5个团,再次对新兴里美军发起进攻,战至12月1日拂晓,各部相继突破敌阵地,天亮后继续进攻,压缩合围圈。被围美军于中午时分,在空军支援下,向下碣隅里方向突围。我军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战斗,将美军部队大部歼灭,敌残部逃窜途中被我歼灭。12月2日晨,新兴里战斗胜利结束,我军共歼灭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计3100余人,击毙美军31团团长麦克萊恩上校和继任指挥官费斯中校,缴获“北极熊团”团旗,此外,还缴获大批汽车、坦克和各种火炮,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以劣势装备全歼美军1个加强团的模范战例。
美军搬运尸体
二、“北极熊团”和第31团级战斗队有什么区别?
“北极熊团”,即美陆军步兵第7师31团,是美陆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该团成立于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31团入侵俄国西伯利亚,因战功显赫被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授予“北极熊团” 称号,并授予“北极熊旗”。
中国人民志愿军文献中通称“北极熊团”。 该团编成内包括:3个步兵营和1个坦克连,编制员额3781人,火炮46门、坦克37辆,战时加上配属部队兵力达4100余人,还有随叫随到的空中火力支援。
北极熊团团旗
第31团级战斗队(the 31st Regimental Combat Team of US army),是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的1支团级部队,是一个战时的临时编制,这在战时是正常和普遍的做法。当时的朝鲜东线战场地处盖马高原,基本上是崇山峻岭,山路狭窄,而东线美军第10军编成内包括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2个师,约10万余人。美军各部混杂,大致成一字长蛇阵梯次前进,部队绵延上百公里,在长津湖一带又向左右分出两支,所以部队打乱建制混合编组很正常。
第31团级战斗队的编成大致包括但不限于(打乱套时还有附近零散部队加入):31团团部和3营、坦克连、重迫击炮连以及1个卫生连, 32团1营,师属第57野战炮兵营A连B连、第15防空炮营D连。指挥官为第31步兵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副指挥官为第32团1营营长费斯中校。总兵力约3280余人(含配属的南朝鲜军500余人),配置于后浦、新兴里、内洞峙一线。
作战中的美军
三、歼灭了多少敌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记载:11月30日晚,我第27军之第80师、第81师主力对新兴里之敌发起进攻。激战至12月1日拂晓,将敌压缩于狭小地域。敌伤亡惨重,外援无望,被迫于是日13时在四十余架飞机掩护下,以十余辆坦克为先导,向南突围。我军立即转入尾追堵截,将敌大部歼灭于新兴里、新岱里地域。残敌南窜至后浦、泗水里地区,又被我阻击部队歼灭。(这里面未找到详细歼敌数字)
我军向敌人阵地发起冲击
我军有资料记载,在新兴里地区的美军为4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此说与美方记载差距较大,暂未找到可靠资料印证。
我看到的一个资料中还显示:美军31团特遣队从新兴里突围后,连续突破我242团在白岩里江桥、1221高地、1239高地三处阻击线…从新兴里突围时的1000余人,到逃出1239高地后大约只剩300多人…当晚逃到后浦洼地时,迎头撞上242团1营在此设伏的2个连…经过几小时鏖战,连同从下碣隅里前来接应的美军31团团部连、坦克连、工兵排等分队残部,在12月2日4时许被242团全歼。新兴里一战,志愿军27军80师、81师共歼灭美军3191人(其中毙伤2807人,俘虏384人)
志愿军进攻作战
美军方面的资料显示:在新兴里一带的部队(含第31团战斗队及其他零散人员)突围到达下碣隅里的共约1600人(实际上,我认为这里面很可能包括从柳潭里撤下来的,美军陆战5团和7团的部队,不过查遍全网未找到可靠资料),其中1100余名伤员由飞机后送,490名未受伤官兵(其中从新兴里突围约380余人)编成暂编营随陆战1师撤退。
照此说法计算,我军对31团战斗队的毙伤俘合计约2700余人。
美军资料还显示,当时在下碣隅里的部队,包括从柳潭里和新兴里方向撤下来的,总数约1万人左右,其中伤员约5000人。从12月1日至5日利用飞机后送伤员4600余人,其中1100余人是陆军的伤员。
美军在漫天风雪中撤退
四、算不算全歼?
全歼的定义,是指敌军全部或90%以上被歼灭。但在实际作战中,人数及比例只是一个方面,还要考虑是否消灭了对方首脑人物、指挥机关及建制问题。如果部队指挥机关被打掉、主力被消灭、建制崩溃、丧失作战能力,称作全歼亦无不可。
从以上显示的资料来看(网上的数字五花八门,我尽量选用可靠些的),第31团战斗队的总兵力略少于一个团。战斗中,两任指挥官均被击毙,指挥机关被消灭,团旗被缴获,所属部队基本被歼灭。双方记载的歼敌数字虽有一定差距,但不影响基本判断,称为全歼或基本歼灭都是有道理的。
但是有的资料上说,上至团长、下至士兵,无一人漏网,“北极熊团”从此不复存在,这样的说法就太过了。实际上,31团余部从兴南登船撤到釜山后,即开始重建和补充,到1951年2月,31团重回第7步兵师序列,1952年10月,31团又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冰雕连
最后,用一首阵亡战士身上发现的绝笔诗作为结束,缅怀逝去的先烈。
20军59师177团6连,就是在东线战场上,所有官兵全部冻死在阵地上,无一生还的“冰雕连”。在其中的一位上海籍小战士宋阿毛身上,发现了一首绝笔诗:
牺牲小战士宋阿毛身上的绝笔诗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 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
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老兵不死,致敬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