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以‘新’促联 求‘新’致远——红十字生命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市红十字会主要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市红十字会建会114年来聚焦“三救三献”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人道领域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韩晓芬介绍,近年来,全市红十字系统聚焦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区域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健康平安天津建设、参与乡村振兴、聚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等方面协同发力,与北京、河北在开展“生命教育”系列行动、提升联合救援体系等方面深入合作,牵头组织京津冀红十字联合培训、青少年交流营、水域救援演练,联合京冀开展关爱血液病患儿“彩虹计划”累计为在我市就医的5132名孩子实现了儿童节心愿。
全市红十字系统围绕“一老一小”,积极打造生命教育联盟,建成河西、和平、津南3个红十字志愿服务总站,为助老提供健康宣讲、孤独陪伴、送饭取药等志愿服务;联合11家委办局成立全国首家红十字生命教育联盟,实施“红十字·校园守护”民心工程项目,建成30个生命安全健康教室,为16岁以下青少年进行逃生避险、自救互救为主要内容的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为16岁以上青少年在学校完成红十字救护员取证培训,学习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常见急症等实用技术。
全市红十字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提升救援救护救助能力,日前牵头组织京、津、冀、晋、豫、鄂六省(市)红十字会开展“枕戈待旦·‘救’在行动”2025抗震救灾救援演练,210名救援队员全程参与了从紧急搜救到转移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的全流程演练;积极构建大健康格局,累计培训取证救护员15.3万人、应急救护普及性培训超65万人次;在对口支援的西部地区开展“博爱健康光明行”活动,为甘肃、青海、西藏等地1500余名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实施“博爱送万家”活动,建成“博爱家园”37个,为4.8万余户困难家庭提供帮扶。
全市红十字系统坚持护佑生命健康,扎实推进人体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工作。目前,我市建成市、区两级34支“红十字献血捐髓志愿服务队”,每年无偿献血宣传普及371万人次;造血干细胞志愿报名突破11万人,成功捐献444例;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报名突破8万人,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544例、遗体捐献1313例、角膜捐献961例。
韩晓芬表示,市红十字会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从四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人道服务能力。一是助力区域协同发展,深化京津冀人道服务协作机制,构建“政策衔接+资源共享+队伍联建”的立体化区域联动机制。二是做强“三救三献”主责主业,推动应急救护“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进场馆”,针对消防救援人员、会展和体育场馆工作人员、酒店服务人员、快递小哥等重点人群开展应急救护取证培训3万人。三是做强生命教育联盟,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联动,发挥天开园等红十字应急救护服务阵地带动效应,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四是做实博爱志愿服务,在全市红十字系统开展“相约上合 津彩绽放”惠民服务月,今年继续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组织医疗队赴对口援建西部地区开展“博爱健康光明行”“博爱助学行”等活动,扩大红十字品牌项目受益范围。(记者 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