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贵州毕节某安置小区的休闲广场上,原本应该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谁曾想,发生了一件引众怒的事。
一个身穿黑色运动装的年轻男子,正在用阴鸷的目光打量着玩耍的幼童。
这个看似普通的身影,差点酿成让整个小区后怕的悲剧。
当时,几个小孩在小区里面玩耍,这名男子上前,抱起一个6岁左右的小女孩就跑。
女孩妈妈及时发现,随后追了上去。
“当时腿都软了,但身体比脑子动得快。”
事后回忆追赶过程的母亲仍心有余悸。
她的尖叫声瞬间点燃了整个小区的警报,正在带娃的家长们从各个方向包抄过来。
在众人合围下,这个猖狂的拐童者最终被按倒在地。
有父亲情急之下的飞踹,有母亲撕心裂肺的掌掴,更有邻居们七手八脚用晾衣绳捆住歹徒的急智。
值得深思的是,被制伏后的男子既无惧色更无悔意。
现场目击者描述,那张涨红的脸上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凶狠,活像头被激怒的野兽。
目前,涉事男子已被警方抓获,案件正在调查中。
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很愤怒。
光天化日之下,人贩子都敢抢孩子,这是有多嚣张?
网友纷纷表示:
“肯定有上下线,一定要严查!”
但居然还有另外一部分声音:
“没必要拳打脚踢动私刑吧?有法律裁决。”
这些话,听着就让人来气。
为什么大家对拐卖儿童的人贩子这么痛恨?
因为他们摧毁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人生,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一个生命的拐点,直接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轨道。
就在这个新闻上热搜的前两天,“棉花糖爸爸”19年寻女的故事,看哭多少人。
为了寻找丢失的女儿,他辞去工作,变卖财产,开坏了两辆二手车,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他靠卖棉花糖凑路费,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棉花糖爸爸”。
2006年10月,陈生梨带着妻女在昆明新南站广场经营露天卡拉OK。
年仅3岁的陈杨梅,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
她有着圆圆的脸蛋和大大的眼睛,长得非常可爱。
小杨梅坐到爸爸的膝盖上,抱着他左右脸颊亲亲。
陈生梨要照看摊位,无暇照顾女儿。
看到妻子抱着三女儿站在人群外,就让调皮的小杨梅过去找妈妈。
然而就是这几秒的功夫,小杨梅失踪了。
夫妻俩围着广场找了好几圈,都不见女儿踪影。
陈生梨打了报警电话,终于忍不住蹲在地上痛哭出声。
第二天,他去警察局采血入库后,把小杨梅的照片和信息打印了出来。
然后,他去大街小巷到处张贴寻人启事。
从昆明市区找到周边城镇和农村,但都没有收到任何线索。
可陈生梨不愿放弃。
一想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可能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受苦受罪,他就心如刀绞。
从此,陈生梨踏上漫漫寻女路。
2008年,为了寻找女儿,陈生梨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带着妻女到北京谋生。
他在老家借了些钱,开了个小烟酒铺子给妻子守着。
而他自己,则是去工地打工。
有点收入后,就立马启程寻找小杨梅。
天津、保定、唐山、临汾…
他漫无目的,到处乱窜。
除了发传单、贴传单,询问路人,再没有别的办法。
为了凑路费,陈生梨甚至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贷款买车。
他的足迹遍布广东、福建、山东等省份。
最落魄的时候,住在桥洞里,连吃不上饭都困难。
4年后,三女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陈生梨只好带着妻女回到纳雍。
在旁人的介绍下,他谋得份公厕看守员的工作,月薪800元。
工作了一年后,妻子接替了这份工作,陈生梨又上路了。
他记不清自己走了多少路,跨过了多少省,他只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
有朋友劝他别找了,反正家里还有这么多个孩子。
但陈生梨态度很坚决。
“每个孩子在我心里都是有位置的,所以我不能放弃。”
为了寻找女儿,陈生梨还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寻亲方式——卖棉花糖。
他可以一边卖棉花糖,一边寻找孩子。
他还期望着,有一天小杨梅会到自己的摊位上买糖。
可当时一台棉花糖机器要几千上万元,陈生梨买不起。
但他动手能力强。
先是在其他棉花糖商贩附近卖气球,趁人家掀开盖子的时候,他观察棉花糖机结构,自己购买零件组装。
尝试了很多次,最终成功制作出成本低廉的棉花糖机。
他不仅自己使用,还组装多台出售,每台售价三四千元。
他的面包车车身贴满寻亲海报,去过泼水节、网红演唱会…
2023年,贵州榕江县举行的“村超”,也就是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备受瞩目。
陈生梨知道后,急匆匆赶过去。
他请别人帮忙看着棉花糖推车,然后走到人群中。
“多少钱都不卖了,我要去举牌。”
2024年清明节前夕,陈生梨刷到了开封“王婆说媒”。
见王婆说媒的热度高,便向其他寻亲家长提议去那里扩散信息。
“希望更多人看到我们在找孩子。”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画面:
陈生梨身穿印有小杨梅信息的白色T恤,双手举起寻亲牌越过头顶,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
“女儿,不是我们不要你!”
视频传到网上,不少网友被他坚毅的眼神打动,希望他能够找到女儿。
寻亲19年,陈生梨最高背负过40多万元的欠债。
在他的努力下,这个数字渐渐减少到10余万元。
转机发生在2025年。
即将22岁的陈杨梅,在昆明从事销售工作。
她非常能干,是40多家店的督导。
这年初春,养父因无法为她办理户口,终于说出了她被拐的事实。
陈杨梅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
养父对她很好,她从未怀疑过自己不是亲生的。
令人唏嘘的是,这么多年,她一直都生活在丢失地——昆明市官渡区。
养父刷到了到陈生梨的寻亲视频,看到上面的小女孩跟陈杨梅长得很像,就记下号码,让她联系看看。
3月15日,陈杨梅给陈生梨打了电话。
“我小时候跟你孩子的照片很像,她肚子上有胎记吗?”
陈生梨答复:“没有。”
但他告诉陈杨梅,如果觉得自己不是原生家庭的人,可以去采血入库寻找亲生父母。
陈杨梅觉得有道理,就照做了。
与此同时,陈生梨又踏上了寻找女儿的路。
这一次,他去了河北。
直到4月14日,昆明警方通知他,已确定找到陈杨梅,是在她上户口时比对上的。
原来,一个月前通过话的那个小姑娘,就是陈生梨苦苦寻觅19年的小杨梅!
谁能想到,父女竟然会这样的方式相遇。
4月18日,一场认亲答谢宴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举行。
答谢宴的主持人,是余华英拐卖儿童案被拐当事人杨妞花。
陈生梨为了迎接女儿,特意剪了头发,换了一身新衣裤。
当大门推开,他看到阔别19年的女儿出现在眼前时,忍不住泪流满面。
“爸爸对不起你,是爸爸的疏忽把你弄丢了。”
陈杨梅看到他哭了,也泛红了眼眶。
起初,她知道自己不是养父亲生的后,担心亲生父母是因为重男轻女,才不要的她。
可陈生梨说,不是这样的,我们家没有重男轻女的这种说法。
陈生梨更害怕的是,女儿会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不愿认他。
但没想到的是,陈杨梅一点都不介意。
她说,我想告诉所有被拐的孩子,家里一定有人在等你。
对于网友们关心的去留问题,陈生梨透露,女儿的户口将落在贵州纳雍。
团圆宴结束后,陈杨梅回到了云南。
等到生日时,她再回贵州陪家人。
“在昆明那边有自己的家庭,同事、朋友都在那边,以后会经常回来看爸妈,多陪伴他们。”
陈杨梅笑着说,后续想回到贵州发展。
她说,除了为亲生父母,这么做也是为了那些还不敢迈步寻亲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
“家里一定有人爱着你等着你,采血才可能有新的开始,我们和回家只有一滴血的距离。”
写到这里,内心不胜唏嘘。
女儿被人贩子拐走,寻亲19年。
这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串数字,但对当事人陈生梨来说,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悲痛和折磨。
不幸中的万幸,最后女儿找到了,也重回家庭。
但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孩子被拐的父母,都有陈生梨这样的“运气”。
还有不少家庭,因为孩子被拐,原本相爱的夫妻反目成仇、精神崩溃,甚至穷其一生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
人贩子不仅改变了孩子的命运,更让无数家庭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找到儿子的孙海洋,曾在采访中崩溃大哭:
“这十四年,我们家没有过过一个春节。”
这些家庭的痛苦,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陈生梨和孙海洋们的寻亲故事,也是无数被拐家庭的缩影。
他的坚持让我们看到希望,但更要知道的是,还有很多家庭仍在黑暗中挣扎。
面对拐卖犯罪,我们需要法律的利剑。
希望法律能够加大对人贩子和买主的惩处力度,建立终身追责制度!
点亮“赞”+“在看”,愿天下无拐,终生皆安。
愿所有破碎的灵魂,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