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清末民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可谓家喻户晓。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封建思想对人们的毒害远超想象,不少人心中封建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虽封建帝制被推翻,但解放人们的思想仍任重道远。



在清末民初时期,国民经济命脉大多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他们尤其拥护封建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他们通过创办各种进步书刊,试图以文字唤醒国人思想。这场进步的文化思潮影响力颇大,甚至不少世家大族子弟也投身其中。黄敬便是其中一员,他本是浙江绍兴大家族子弟,却放弃原本身份,积极参与进步思潮,后来还被任命为天津市首任市长,只可惜英年早逝。

黄敬原名俞启威,是绍兴大家族俞家后人,其祖父俞明震是清朝重臣、教育家,对我国近代教育行业影响重大。出生于这样名门望族的黄敬,自小被家族寄予厚望,整个家族都期望他能超越祖辈,创造更辉煌成就。但黄敬并未顺从家族安排,早早加入革命运动。



含着金汤匙长大的黄敬,若利用家族势力发展,人生本可顺风顺水。然而,他满心挂念饱受战乱之苦的平民百姓,不惜放下身段救助流落街头的穷人,这一反常举动让身边人难以理解。黄敬如此执着于革命事业,原因在于他的姐姐俞姗。是姐姐带他早早见识到前所未有的新思想。

黄敬的兄弟姐妹在家族庇护下,要么出国留学,要么担任政府要员,几乎都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唯独黄敬放弃家族,为宣传革命新思想四处奔波。在青岛求学期间,黄敬因鼓动学生游行示威被反动政府通缉,从此隐姓埋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他又因从事地下党情报工作再次被通缉并锒铛入狱。好在俞家势力较大,将他保释出来。



艰难的现实并未让黄敬退缩,他离开山东来到北平,以学生身份掩护从事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末期,京津冀地区解放,能力出色的黄敬被任命为天津市首任市长。他很快让天津恢复如初,让党中央十分欣慰。

新中国成立后,黄敬继续在天津市市长职位上为国贡献。当他听说刘青山要被判处死刑时,特意找到毛主席为其求情,却遭毛主席拒绝。黄敬因早年在反动派政府监狱里遭受非人的虐待落下病根,于 1958 年旧疾复发去世,年仅 46 岁,令人叹息。而黄敬的儿子则完成了祖辈光宗耀祖的愿望,从一名普通技术员一路走到全国政协主席的高位,成就令人敬佩。



这里插入一个历史案例。在古代,也有一些出身名门望族的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弃优越的生活,投身于变革之中。比如,战国时期的商鞅,他本是卫国贵族,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来到秦国推行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黄敬与商鞅虽处于不同时代,但他们都有着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