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胡塞停火?以色列遭遇最大背叛
这不,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与加拿大总理共见记者时说,胡塞武装已经宣布他们“不想再打了”,“他们已经投降”;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6日在社交媒体上也发文说,美国与胡塞武装已达成停火协议。结果7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视频声明称:对以美成功实施三次军事打击,并开展了一次“高规格军事行动”,目标为部署在红海北部的美国“杜鲁门”号航母及其多艘护航战舰。
难道胡塞不想与美国停火?胡塞武装发言人表示这次行动是美国宣布停止对也门的侵略之前进行的,“如果美国恢复对也门的侵略,胡塞武装将毫不犹豫地予以痛击”。但无论怎么说美国和胡塞武装的“握手言和”或许已成定势。
而且停火这回事以色列好像被蒙在鼓里,美国一名政府官员披露,美方没有告知以色列已同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方猝不及防,而且停火协议显然没有涉及以色列。
自今年 3 月起,美国持续对胡塞武装展开空袭,期间与以色列形成协同作战态势,双方于 5 月 5 日针对也门荷台达省发动了大规模联合空袭。怎么美国突然背着以色列和胡塞握手和解了?
看似是和解实则是美国自救
一方面是红海安全美国未达到预期
美国在红海航运上并没有完全削弱胡塞武装,并且引起了胡塞的一系列反击。美国对胡塞武装采取军事行动,是为了保障红海安全,从而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但是很显然美国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红海航运成本飙升,全球12%的石油运输受到影响。美国不得不和以色列“割袍断义”。
其次是施压伊朗不成
美国正和伊朗谈核协议,本次美国打击胡塞武装也是为了施压伊朗,对伊朗形成战略上的制衡。而且伊朗长期以来对胡塞武装提供支持,包括军事装备与技术等方面。但从效果看美国未能完全削弱胡塞武装,就也难借极限施压逼迫伊朗妥协。
另一方面是打击成本太高
一位美国官员在 5 月 6 日向美联社透露,美国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里,弹药耗资已超 7.5 亿美元,还不包括部署两个航空母舰打击群的费用。美国现在财政压力山大,再这么打下去,钱包受不了。胡塞武装通过高超音速导弹与无人机战术,在红海区域实现了对美以反导系统的实质性突破,而美军因装备老化、人员疲劳与成本压力陷入 “高消耗 - 低效能” 困境。
美以目标存在差异
美国前外交官纳比勒·库利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指出,美以行动目标存在明显差异。美国和以色列虽然表面上是盟友,但在也门问题上,两家目标可不一样。美国主要是想回应胡塞武装对商船和军舰的袭击,强调自卫,不想把局势弄得太僵;以色列呢,就是想借这个机会,狠狠地削弱胡塞武装以及中东地区那些对自己有威胁的力量。所以,美国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先停火。
胡塞”中东大佬“停火前给美国最后一击
7日胡塞发言人表明的对美国”杜鲁门“号航母及多艘护航战舰展开的高规格军事行动是给美国的最后一击。毕竟”讲和“之后再攻击就不太礼貌了。这场行动本质上也是一场经过精密算计的战略试探与战术示威。
巴以停火谈判的脆弱可能性
既然美国与胡塞武装可以达成停火协议,那么巴以是否能推动停火协议进程?尽管双方立场对立,临时停火仍存在操作空间。但执行难度极大:以色列要求哈马斯 “先释放人质再谈停火”,而哈马斯坚持停火与物资进入同步实施。历史经验表明,即便达成临时协议,双方也可能因执行细节产生分歧,导致协议破裂。
而且据以色列媒体5日报道,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计划,并表示该计划将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下周访问中东地区后开始实施。西班牙、冰岛、爱尔兰、卢森堡、挪威和斯洛文尼亚的外长 7 日紧急发表联合声明,直言以色列的计划将标志着战争“新的危险升级”。且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强硬得很,放话就算达成停火协议,以军也不会撤出占领的地区。这足以体现以色列的态度坚决,摆明了要一条道走到黑。
短期内,停火谈判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以色列能否在军事目标与国际压力间找到平衡;长期看,唯有通过政治谈判解决核心争议,才能打破暴力循环。然而,在各方利益严重对立、外部干预缺乏诚意的当下,和平曙光依然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