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屡遭袭击,造成人员伤亡与设施损毁。这一系列袭击事件背后,一支力量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令美国头疼不已的对手,而它并非人们传统认知中的中俄,而是也门胡塞武装。
特朗普(资料图)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也门胡塞武装迅速表明立场,坚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力量,频繁使用无人机和导弹,对红海和阿拉伯海水域的相关目标发动袭击。其行动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航运安全,众多往来商船被迫改变航线,相关贸易活动遭受冲击。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数月间,因胡塞武装的行动,红海航道的航运频次大幅降低,部分依赖该航道的贸易企业损失惨重。这不仅让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们忧心忡忡,也直接触动了美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与战略布局。
面对胡塞武装的挑战,美国起初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以为能轻松应对。2024年1月12日起,美国联合英国对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空袭,然而,这并未使胡塞武装退缩。到了今年3月15日,美国发动大规模空袭,试图凭借军事优势压制胡塞武装。但事与愿违,胡塞武装不仅顽强抵抗,还对美国航空母舰及其随行舰只展开反击。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指出,这场持续五十多天的军事行动,美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却损失不小。从群聊“泄密门”事件,到战斗机接连坠海,行动充满失误与争议。有数据显示,自行动开始,美军仅空袭所用弹药就耗费巨资,还损失了多架先进战机,而胡塞武装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意志与攻击能力。
特朗普(资料图)
在外交层面,美国同样陷入困境。美国试图联合盟友对胡塞武装施压,构建国际舆论优势,却未能完全得逞。部分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愿盲目跟随美国行动。与此同时,阿曼等国积极斡旋,推动美国与胡塞武装对话。5月6日,特朗普表示若胡塞武装停止威胁中东水域航行安全,美国将停止轰炸。7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回应,只要美方停止对也门袭击,该组织也将停火,但强调与美国的停火协议不包括以色列。这一外交互动表明,美国在处理与胡塞武装关系时,无法完全掌控局面,外交斡旋充满变数。
胡塞武装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不落下风,背后离不开伊朗的支持。在军事上,伊朗为胡塞武装提供先进武器装备与技术指导,使其具备更强的作战能力;政治上,伊朗在国际舞台上为胡塞武装发声,增加其国际影响力。这种紧密关系让美国投鼠忌器,若对胡塞武装采取过度军事行动,可能引发与伊朗关系的进一步恶化,陷入更大规模冲突。
美国在应对胡塞武装问题上,陷入两难境地。军事打击收效甚微且代价高昂,继续加大军事投入,国内反对声音高涨,国际形象也将受损;外交斡旋虽有进展,但停火协议的执行充满不确定性,胡塞武装对以色列的立场坚定,美国难以协调各方利益。美国此前将主要战略对手聚焦于中俄,在中东地区战略布局出现偏差,低估了胡塞武装的实力与决心。如今胡塞武装的强势崛起,严重冲击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地位,打乱其战略节奏。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恐怕未曾想到,在其任内,美国会在中东遭遇胡塞武装这样强硬的对手。这一局面也警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任何轻视与误判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未来,美国若想妥善解决与胡塞武装的冲突,需重新审视自身战略,尊重地区国家主权与利益,通过平等对话与合作,而非单纯依靠军事威慑,才有可能恢复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维护自身在该地区的合理利益。但美国能否做出改变,仍充满未知数,国际社会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