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之后,印度开放了巴格利哈尔水电站的两扇水闸,以及萨拉尔水电站的三扇水闸。

据了解,印度在切纳布和杰赫勒姆两条“巴基斯坦份额”西河的上游,总共有5座水电站,不过真正具备通过“闸门”进行调解的水电站,只有三座,除了萨拉尔和巴格利哈尔之外,还有一个杜哈斯特水电站。



不过这个杜哈斯特仅仅用于排沙,属于典型径流式,几乎无法发挥断水的作用。

也就是说,现在印度已经把关掉的闸门,全部都打开了。

从时间线来看,印度从4月23日开始,逐步下闸,巴方监测到切纳布来水从 29,675 立方英尺/秒跌至 11,423 立方英尺/秒。到了5月4日,萨拉尔和巴格利哈尔两座水电站的5扇闸门完全落下,导致下流部分河段可步行通过。

印巴局势持续升级,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水资源之争。

印度无法长时间关闸

这一次,印度要卡巴基斯坦脖子,但是印度实际上不具备完全卡脖子的能力。

根据《印巴水条约》,印度只能建径流式水电站,理论库容很小,无法彻底给巴基斯坦断水,因为如果一直憋着不放,印度自身就要受灾,尤其是在暴雨来临的时候。

这一次印度突然开闸,印方给出的理由是暴雨导致水位上升,为了缓解大坝的压力,只能开闸放水。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如果是为了泄洪,不需要所有闸门全开,所以说,这里面还有一层服软的因素。

有台阶就赶紧下

实际上,空战失利之后,印度方面已经向巴基斯坦喊话称,印方不愿继续升级局势。

同时印度开闸放水,也是印度认栽的一种信号,毕竟印度人向来嘴硬,而且都是玻璃心,5架战斗机被击落,面子上本身就很难看,再开闸放水,又进一步释放了服软的信号,还是相当罕见的。

不过也没有办法,现在有台阶了,就得赶紧下,毕竟是真的下雨了,这是大自然给你的台阶,不抓住机会,扭扭捏捏,接下来只会更难受。

被打怕了

从断水这一套操作来看,印度明显是在故意挑事。

由于协议的缘故,印度在水资源方面卡巴基斯坦脖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以说是做不到的,只能卡上几天,影响十分有限。

回头来看,印度当时下闸,就是要升级局势,印度这边水闸一关,巴基斯坦那边就说这是战争行为,然后印度就有了开战的借口。

所以说,是印度强行挑起了这次军事冲突,印度以为自己的常规军力远在巴基斯坦之上,且“阵风”战斗机入列多年,已经准备地十分充分了,要为上一次飞行员被俘虏一事报仇雪恨。

结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印度自己升级局势,出动大量战机与巴基斯坦打了一场当代规模罕见的空战,然后被剃了个光头,以0比5落败。

被打败之后,也不装了,赶紧开闸放水,这叫什么?这就是被打怕了,赶紧缓和一下局势,否则再次闹大了,是打还是不打?不打就是怂了,再打又没打过怎么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