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两岸关系更是牵动着亿万人的心。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怎么实现统一?是真刀真枪地干,还是另辟蹊径,用智慧和实力让对方心服口服?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老话,如今听起来格外有味道。解放军要是真能做到这一点,那得有多厉害?



一、战略智慧的传承

要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咱得先从源头聊起。这话最早出自春秋时期的军事天才孙子,他的《孙子兵法》里讲得明白:“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思是,打仗最高明的办法不是硬碰硬,而是靠谋略解决问题,能不打就不打,用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胜利。

孙子这哥们儿,生在公元前544年左右,齐国人,年轻时就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华。后来他投奔吴国,帮吴王阖闾打了几场漂亮仗,硬是把吴国从一个小国变成了当时的一方霸主。

他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字字珠玑,流传了两千多年,到现在还是军事界的“圣经”。孙子的核心思想很简单:战争不是目的,胜利才是。能不费一兵一卒让敌人投降,那是最高境界。这思路放到今天,完全不过时。



咱们再往前看,到了近代,毛泽东把这套智慧发扬光大了。毛主席1893年出生在湖南韶山,从小就熟读兵书,后来投身革命,领导解放战争,打下了新中国。

他老人家不光会打仗,还特别擅长用策略解决问题。比如解放战争后期,他提出“政治攻势与军事攻势并重”,硬是把国民党军队搞得人心涣散,很多部队没怎么打就投诚了。

从孙子到毛泽东,这“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军事传统。如今解放军要是想实现统一,肯定也得接着这根线往下走。



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招数

“不战而屈人之兵”听着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用各种办法让对手自己认输。解放军要是真想这么干,估计得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这几个方面下手。

先说军事,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底牌。你得有让人害怕的实力,对方才不敢轻举妄动。现在的解放军可不是当年小米加步枪的队伍了。

看看这些年的发展,歼-20隐形战机、东风系列导弹、055型驱逐舰,还有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哪一个拿出来不是响当当的家伙?



2022年8月,佩洛西窜访台湾那会儿,解放军直接在台海周边搞大规模军演,战机巡航、舰艇出动,硬是把台海附近变成了自家后院。那架势,谁看了不得掂量掂量?

军事上的策略,不是非要开战,而是要让对方明白:打起来你没戏。孙子讲“伐谋”,就是用强大的军事威慑把对方的幻想掐灭在摇篮里。

解放军要是能在关键时刻展示压倒性的力量,比如常态化巡航、精准打击演练,甚至直接封锁某些区域,那“台独”势力和背后的靠山估计得好好想想,硬抗到底值不值。



光有硬实力还不够,政治上也得玩得转。解放战争时,毛泽东就特别擅长“围点打援”和“釜底抽薪”。啥叫“釜底抽薪”?就是把对手的根基挖掉。

放到现在,就是要想办法分化岛内的势力,让“台独”那帮人孤立无援。岛内的情况其实挺复杂,有铁杆“台独”,也有想维持现状的,还有不少人骨子里认同两岸一家亲。

解放军要是配合国家的外交和政策,加大对岛内民众的宣传攻势,讲清楚统一的红利,比如经济上的好处、安全上的保障,说不定就能争取到一大票人心。

毛主席当年就说过:“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要是岛内老百姓都不支持“台独”,那“台独”分子还能蹦跶多久?

再加上国际上的政治博弈,比如拉拢更多国家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把“台独”的外援掐断,这也是“伐交”的一种玩法。孙子说了,外交搞好了,能省不少力气。



经济这块儿更是重头戏。现在两岸的经济联系可不浅,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占了它总出口的40%以上,半导体、电子产品这些支柱产业都离不开大陆市场。

要是大陆稍微动一动经济杠杆,比如限制某些关键物资出口,或者对台湾企业加点关税,那岛内的经济压力得有多大?

别忘了,孙子讲“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要让对方觉得抵抗的成本太高。经济上的施压,不用开一枪,就能让岛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痛。

加上大陆这些年经济实力突飞猛进,GDP早就甩了台湾好几条街,统一之后的经济红利谁看不出来?要是能让岛内民众明白这一点,愿意主动靠过来的可不少。



文化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威力不小。两岸同根同源,语言、习俗、历史都是一家子。解放军要是能配合文化宣传,比如多搞点两岸交流活动,拍点接地气的纪录片,或者让那些两岸通婚的家庭现身说法,慢慢唤醒岛内民众的民族认同,那效果比打仗强多了。

孙子讲“伐谋”,谋的就是人心。文化上的渗透,能让“台独”那套分裂说辞站不住脚。毛主席当年也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是两岸的文化纽带越拉越紧,统一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三、孙子兵法的影响

说了这么多,解放军要是真能把这些招数用好,统一的大势估计就挡不住了。历史上看,孙子的《孙子兵法》不光影响了中国,也传到了日本、欧洲,甚至美国西点军校都拿它当教材。他的思想证明了,不战而胜是可行的。

毛泽东呢,靠着灵活的策略和坚定的信念,硬是带着解放军从弱到强,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他的晚年虽然有些争议,但不可否认,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就为今天的统一大业打下了基础。

放眼现在,两岸统一这事儿已经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啥时候、怎么实现的问题。解放军的实力摆在那儿,政治、经济、文化的牌也在手里攥着。

只要时机一到,这“冲锋号”吹响,不用大动干戈,岛内估计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孙子和毛主席的智慧,到了今天还是管用,关键就看怎么落地生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