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见到这个有趣问题,来谈谈自己看法。
皇太极杀了多尔衮,那明朝灭亡以后的窗口期谁会及时带领清军入关?谁会带领清军横扫天下?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而且政治斗争不是过家家,不是说觉得对方有威胁就要干掉,那样谁会服你?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不只是多尔衮要死,多尔衮另外两个一母同胞的兄弟阿济格和多多铎也要死,因为他们三兄弟一母同胞。而且不只是多尔衮在顺治年间当了皇父摄政王,直接当了顺治帝的爹,阿济格和多铎也不是什么忠臣,阿济格看不起年幼的顺治帝,称其为“孺子”,在多尔衮突然死去以后,还妄想接替多尔衮,继续当摄政王架空顺治帝,结果是失败。
多铎则是多尔衮铁杆政治盟友,是多尔衮势力集团的二号人物,多尔衮还因此罢了济尔哈朗的辅政之职,将多铎升为辅政王,使其成为清廷实际上的二号人物,可以说是帮助多尔衮架空顺治帝的最大帮手。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杀了的话,那皇太极的二哥代善也应该杀了,因为他当时在宗室之中资历最老,威胁自然也最大啊。
代善杀了,那下一步就应该赐死长子豪格了,因为以上这些人都死了,豪格身为皇长子,对于顺治帝的威胁是最大的。
以上这些人都杀了以后,济尔哈朗就是宗室资历最深之人,威胁也大,也应该杀了。
两杀三杀的杀不完了,多尔衮三兄弟掌管两白旗,代善掌管两红旗,豪格掌管正蓝旗,济尔哈朗掌管镶蓝旗,可以说得将八旗实权人物杀一个遍。
这些人又不是无条件服从的游戏NPC,都是活生生的人精,不会说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样,肯定会反抗,到时候新兴的大清政权都挺不到明朝灭亡就土崩瓦解了,还玩什么呢?
当然更重要的是皇太极不是后世人,没有开上帝视角,根本没必要杀多尔衮,因为终皇太极一朝,多尔衮都是忠心耿耿的小弟,要能力有能力,要忠诚有忠诚,皇太极指那打那,皇太极要进行中央集权,打压八旗旗主,多尔衮面对这一有损自身利益的政策也是支持,因此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之时,身为后起之秀的多尔衮直接被封为睿亲王。
至于多尔衮在顺治年间架空顺治帝,权势滔天,甚至不是突然死去就大概率要篡位的事情,是皇太极猝死之后了,那是后话了。
当然我们也不必把皇太极的段位看的那么低,就假设他只想杀多尔衮一人,不想大杀一通,那也是得不偿失。
如果连多尔衮这样忠心的弟弟都要杀,那皇太极就是自毁长城,会使得宗室人心惶惶,只会起到反作用。
同时参考努尔哈赤在位的天命年间的掌管镶蓝旗的二贝勒阿敏和掌管正蓝旗的三贝勒莽古尔泰,在皇太极继位以后,阿敏是想自立门户并且弃城而逃,所以被剥夺旗主身份,镶蓝旗交由弟弟济尔哈朗掌管。
莽古尔泰则是被皇太极打压没多久便是暴死,死后由同母弟德格类接管正蓝旗,之后德格类暴死,而且又有大臣告发莽古尔泰和德格类有不轨之心,皇太极才趁机吞并正蓝旗交由豪格统领,即使如此,吞并正蓝旗的行为,也在统治集团内部造成不小动荡,使得很多人不满,豪格也在之后并没有真正的深入控制正蓝旗。
所以皇太极杀了多尔衮,那么多尔衮掌管的正白旗,就要交给同在正白旗的阿济格统领,皇太极图个什么?冒着骂名杀死弟弟,然后让阿济格增强实力?
总不能接下来又要干掉阿济格吧?或者就要看天行事?祈祷阿济格和德格类一样也是壮年而逝?从历史上来看,阿济格比皇太极小13岁不说,身体素质也很可以,皇太极猝死以后,阿济格还活蹦乱跳的活了8年,还是因为架空顺治帝失败而被赐死,不然活的更久。
所以想要杀死多尔衮,并且利益最大化,吞并正白旗的话,得参考莽古尔泰和德格类两位同母兄弟的例子,最起码让阿济格先掌管正白旗,然后阿济格死了,再吞并正白旗,这样过渡一下才勉强说得过去。
但是阿济格不是德格类,只能再出手杀了阿济格。皇太极莫名其妙发一次飙,杀死弟弟多尔衮,勉强说的过去,但是杀了多尔衮又杀阿济格,大家肯定兔死狐悲,都害怕下一个轮到自己,肯定会联合起来反对皇太极,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让阿济格接管正白旗,直接吞并正白旗的话,固然可以避免再杀阿济格的难题,但是那样吃相难看,阿济格和多铎肯定不同意,其他旗主肯定也不会看着皇太极那样肆无忌惮的行杀旗主夺旗之事,到头来皇太极成为众矢之的,他图什么?
最后再说说历史上清太宗皇太极的高明操作。
之前文章说过皇太极的高明集权,这里再大概说说。
简单来说,清太祖努尔哈赤留下的是八家分权格局,各旗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性和权力,后金所有的权力是由八旗旗主分享的,而后金大汗不过是八旗旗主中的一个,并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情况,最多是势力最大的一个。只不过因为努尔哈赤是创造人,创建了八旗,并且将八旗分给儿子和侄子,所以才拥有绝对的权力。
皇太极继位以后,开始大力进行一家集权,也就是中央集权。在制度上模仿明朝,建立六部等国家机构,要以国家机构取代各旗的自主性,这样一来自然激起各旗旗主的反对。
因此皇太极一方面是先扶持多尔衮等小贝勒来制衡大贝勒代善这样的实权贝勒,同时让八旗旗主掌管六部的部务,分给他们权力以安抚。
另一方面是做大蛋糕,是统一关外,君临东北,建立大清帝国,他正式称帝以后,八旗旗主也就是掌旗贝勒都封为亲王。
就这样皇太极连打带拉的将权力分散的后金初步过渡成为中央集权式的大清帝国。
面对多尔衮三兄弟,皇太极还采取分化打压的政策。
努尔哈赤晚年将阿济格和多尔衮封入正黄旗,两兄弟各掌一半,然后以阿济格为掌旗贝勒。自己和嫡幼子多铎则是留在镶黄旗,意在让多铎继承镶黄旗。
皇太极继位以后,面对努尔哈赤留下的镶黄旗遗产,不顾阿济格和多尔衮两兄弟要求平分的意思,都让多铎继承,使得三兄弟因此关系不和。
后来又借口阿济格擅自给多铎定婚事为由,因此罢了阿济格的掌旗贝勒身份,以多尔衮为掌旗贝勒,使得阿济格和多尔衮两兄弟产生巨大矛盾。
同时又以大汗亲掌两黄旗的旧例,将自己掌管的两白旗与多尔衮三兄弟的两黄旗换色,并且通过混编等行为,使得自己的两黄旗成为最强势力,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势力则是被削弱。
如此这般操作之下,才有皇太极猝死以后,最强势力两黄旗是力挺皇太极子嗣继位,代善和济尔哈朗也是支持皇太极子嗣继位,而多尔衮看似有阿济格和多铎支持,三兄弟掌管两白旗,看似铁板一块,但三兄弟在当时矛盾也很深,多尔衮害怕他们二人只是捧杀自己,加上两白旗势力弱于两黄旗,所以没有强行继位,最后双方互相妥协之下,年幼的顺治帝顺利继位。
正是有着皇太极大力进行中央集权,并且打压和分化诸王贝勒,才使得顺治帝继位,更是因为他遗留的中央集权底子,同时在位时期没有对宗室诸王进行残酷镇压,可以收服众心,而多尔衮则是手段狠辣,诸如之后将肃亲王豪格迫害致死,所以多尔衮之后成为摄政王,虽然不可一世,但宗室诸王中支持者寥寥无几,也就是多铎拿得出手,结果还死在多尔衮面前,加上顾忌两黄旗拼死反扑,所以多尔衮一直没有进行篡位的最后一步,一直在等待最佳时机,结果最佳时机没有等到,他便是在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因为坠马伤重而不治,使得顺治帝得以顺利亲政。
所以政治不是打打杀杀,不是觉得这个人有威胁就一杀了事,政治是人情世故,是讲究平衡和分化的,是在可以平衡和稳定各方势力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即使要下死手,也是要师出有名的。
像皇太极这样的操作,才是正常高水平的操作。觉得皇太极应该直接杀死多尔衮那样的认知水平,说实话,连古惑仔的水平都不如。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欢迎吐槽、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