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纱,一轮红日缓缓垂落天际,将县人社局办公大楼笼罩在温暖而祥和的橙红色光晕中。在同事们热烈的掌声与鲜花簇拥下,老李正式告别了奋斗半生的工作岗位。那些曾如藤蔓般缠绕他的琐碎事务,随着时光流逝,正被岁月的手一层一层悄然剥离,他终于能卸下肩头重担,感受久违的轻松。
人们常说,退休是生命的第二次青春期。儿子李卫由衷地为父亲感到高兴,盼望着他能好好享受这段崭新的人生旅程。然而,现实很快给这份期待蒙上了一层阴影 —— 吃了半辈子单位食堂、早已习惯以办公室为家的老李,对烹饪一窍不通。面对一日三餐的难题,他常常显得手足无措。
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面庞,李卫心疼不已,提议道:“爸,您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终于能歇一歇。请个保姆专门负责做饭,您就安心享清福,我上班也能踏实些。” 老李却连连摆手,固执地说:“这些年攒的钱要留给你买房、成家,我一个大男人,还能把自己饿死不成?”
话虽强硬,可李卫知道,父亲只是不愿给他添麻烦,心里的担忧反而更重了。
一个闲适的午后,老李手持折扇,在院子里悠然吟诵起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鸟、劈柴、烧菜做饭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花海,春暖花开
这诗倒也应景,他的房子带个院子,花花草草间,鸟儿穿梭、猫狗嬉戏,葡萄藤挂满架子。然而,再美的景致也抵不过心中的遗憾 —— 那个与他携手半生的人,早已化作天上星辰。
不知何时,老李突然改变了主意,主动提出要请保姆。李卫喜出望外,赶忙四处打听。经同事介绍,一位与父亲年龄相仿的张姨走进了他们的生活。签订协议那天,李卫特意叮嘱:“张姨,我爸不太会做饭,还请您多费心。”
张姨温和地笑着点头,眼角的皱纹里满是善意。
有了张姨的帮忙,家里焕然一新。院子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宠物们得到悉心照料,花草也愈发茁壮。李卫看着父亲日渐舒展的眉头,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一个周末,李卫提着大包小包的食材和生活用品回到家,满心期待着一顿丰盛的晚餐。走进院子时,张姨接过东西,神情却略显局促。李卫没多想,只当是自己平日里回家少,怕生分了。可走进厨房,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愣住了:厨台上堆着未洗的碗筷,电饭锅里剩着冷掉的白粥,餐桌上孤零零地放着一包榨菜。
李卫心中警铃大作,追问张姨缘由。张姨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时,老李走进来解围:“别怪张姨,是我不让她做饭的。” 这话让李卫更加疑惑,平日里连微波炉都用不明白的父亲,怎么突然不让保姆做饭了?
趁着老李去卫生间,李卫找到张姨追问真相。张姨叹了口气,无奈道:“小李,我会做饭,可你爸就是不让。每次我要下厨,他都抢着自己来。”“那平时谁做饭?”“是你爸。” 话音未落,老李从卫生间走了出来,语气平静地说道。
李卫瞪大了眼睛,怎么也不敢相信。可当晚,老李真的系上围裙,在厨房里忙活起来。看着父亲笨拙地切菜、炒菜,李卫既惊讶又感动。然而,第一口菜入口,他差点被咸得呛到 —— 盐放多了,整道菜又苦又涩。张姨默默吃饭,不发一言;老李却像个没事人,吃得津津有味。李卫强忍着吞咽,心里满是疑惑和担忧。
夜深人静时,各种新闻报道在李卫脑海中不断闪现:那些利用老人同情心的黑心保姆,用美人计、苦情计骗取钱财的案例…… 他越想越不安,却又不断告诫自己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二天,他试探性地给张姨发微信,询问是否是工资不满意。张姨立刻回复,言辞恳切:“工资很合适,我真的会做饭,是你爸坚持要自己来。”
无奈之下,李卫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再三追问下,老李终于道出实情:“张姨不容易,她老公常年卧病在床,医药费像个无底洞。她既要照顾我,又要抽空照顾老公,我实在不忍心再给她增加负担。就让她打理打理院子,做饭这点小事,我自己慢慢学也能行。你别折腾换保姆了,我和张姨相处得挺好。”
听完这番话,李卫鼻子一酸,心中满是愧疚。他终于明白,父亲笨拙的厨艺背后,藏着的是对他人的体谅与善意。
转眼到了中秋佳节,月光如银,洒在千家万户的阳台上。儿时,母亲总会带着李卫在葡萄架下乞巧,欢声笑语仿佛还萦绕在耳边。如今,物是人非,李卫望着浩瀚星空,思念如潮水般涌来。
团圆饭桌上,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令人眼前一亮。这一次,老李的厨艺竟有了质的飞跃,每道菜都火候恰到好处,调味精准。
李卫赞不绝口:“爸,要是妈在,能吃到你做的饭,该多开心啊。” 话音刚落,张姨微微一怔,低头默默吃饭。老李望着她,眼神里满是温柔。
饭毕,李卫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张姨:“姨,这一年辛苦您了,这是我和我爸的一点心意,给您和家人的新年红包。”
张姨有些慌乱,下意识地看向老李。老李微笑着点点头,目光中满是鼓励。张姨的脸颊瞬间染上红晕,恰似天边那轮绚丽的夕阳。
夕阳无限好,黄昏正当时。岁月或许会带走青春,但带不走心底的善良与温暖。在这温柔的暮色里,爱与善意正静静流淌,温暖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