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蹲在新圈的地基旁直挠头。
村支书刚说他家宅基地超了市区标准。
连云港各区县农村宅基地,到底咋算合规?市级政策划了道硬杠杠。
每户宅基地面积不能超过135平方米。
建筑物占地得控制在宅基地的70%内。也就是最多94.
5平方米的占地空间。房屋层数限制两层,总建面不超300平方米。
超面积但总建面没超的,登记簿里要注明。
各区县情况还不太一样。
海州区执行市区标准,还搞了有偿退出政策。符合条件退出宅基地,能拿补偿还能申请安置房。
四类重点对象有特殊保障,不愁没地方住。连云区按镇村规划来,村庄分了几类。
规划发展村要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村禁大拆大建。搬迁撤并类村庄,新建翻建可不好批。赣榆区宅基地也是≤135㎡,但建房高度松些。
厉庄镇多层住宅能盖到四层,总高不超14米。
不过公路两侧有禁建区,距离得按标准留够。灌南县按人均耕地分标准,面积跟着人口变。
3人家庭建面≤150㎡,5人就能到250㎡。层高有要求,2.8米到3.
3米之间才合适。
东海县和灌云县,标准又有不同。东海县按耕地分面积,层数限制两层。灌云县统一≤200㎡,危房翻建看是否保留村。
保留村能盖三层,非保留村只能原址翻建。翻建扩建可不是想咋干就咋干。
得符合村庄规划,危房修缮优先考虑。扩建得重新审批,原则上不允许随便扩。
超面积建房没报批的,责令整改或拆除。
登记时超面积但总建面合规,附记栏里要说明。这里面有啥争议点?
市级标准统一135㎡,省级却按耕地分两类。市区没区分耕地情况,让部分村民有点疑惑。政策衔接也得关注,宅基地退出复垦有指标。
这些指标咋用,关系到安置区建设。咱农民建房,规矩是要守。
但政策也得考虑实际,给点灵活空间。比如人口多的家庭,面积能不能再宽松些?
规划调整中的村庄,搬迁安置咋保障到位?这些问题,得让大家多说道说道。说到底,政策是为了规范用地。
也是为了咱农村能规划好,住着舒服。了解清楚各区县标准,别踩红线最重要。
建房是大事,多问问政策,心里才踏实。往后政策会不会变?
哪些细节还得再明确?这就得咱持续关注,盼着日子越过越顺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