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前言·】——»
十多年前,一批植物被引入武汉植物园磨山园区,其中有一种植物因 “叶片常绿”的特征格外引人注目。
当时,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它是哪种植物,所以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做“常绿紫珠”,后面一培育就是10多年的时间。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科研人员在查阅大量植物学资料后,却始终没找到有关于这种植物的记载。
近年来,为建设紫珠属植物种质资源库,植物园针对一些本来就生长在我国境内的本土野生紫珠属植物资源开始了调查。
在这个过程中,“常绿紫珠”再次进入科研人员视野,并成为重点研究对象。
科研团队秉持严谨态度,对“常绿紫珠”进行了全方位观察分析。
他们仔细对比其与已知紫珠属植物在形态学上的细微差别,从植株整体形态、枝条生长方式,到叶片形状、大小、颜色、质地,再到花朵和果实特征,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同时,运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试图从遗传层面揭示它的独特之处。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个惊人事实逐渐浮出水面:这个所谓的“常绿紫珠”还真是业内没有记录的新物种。
它的植株呈匍匐状生长,与常见紫珠属植物多为直立灌木的形态截然不同;
叶片不仅常绿,且在大小、形状、叶脉分布等方面独具特色;
花朵和果实的特征,也与已知紫珠属植物有着显著区别。
这些差异表明,“常绿紫珠” 很可能是一个尚未被人类认知和报道的新物种。
这一推测让科研人员十分兴奋,为进一步确认“常绿紫珠”的真实身份,他们决定对十几年前引种它的地点进行回访,期望在其原生环境中找到更多线索和证据。
根据历史引种记录,科研人员将目标锁定在湖南永顺县杉木河林场。
2023 年 3 月,由徐文斌工程师带队,一支科研考察队踏上了这片神秘土地。
永顺县杉木河林场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山峦沟壑纵横交错,森林中荆棘丛生,道路崎岖难行。
科研人员背着沉重装备,穿梭在山林之间,他们明白,“常绿紫珠” 作为未知植物,在野外可能并不常见,其生长环境也可能极为特殊,这无疑增加了搜寻难度。
但科研人员凭借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在山林中展开地毯式搜索。
终于经过整整两天的艰苦搜寻,一行人终于在一处隐蔽山谷中,发现了一个很小的植物群落。
当看到那些熟悉的匍匐状植株、常绿叶片时,科研人员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经仔细辨认和初步鉴定,他们确定,这个植物群落正是苦苦寻找的 “常绿紫珠”。
发现野外群落只是开始,要确定“常绿紫珠” 是新物种,还需严谨的科学论证。科研人员小心翼翼采集样本,包括植株、叶片、花朵、果实等,带回实验室深入研究。
最终,综合详细的形态对照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科研人员最终确定,这个在武汉植物园引种栽培了10余年的“常绿紫珠”,确实是唇形科紫珠属的一个新物种。
为纪念这个新物种的发现地,科研人员依据模式标本产地,将其正式命名为“永顺紫珠”。
永顺紫珠呈现出典型的匍匐状生长习性,不同于常见紫珠属植物的直立生长,永顺紫珠的枝条沿着地面蜿蜒伸展,如同绿色丝带在山林间编织独特景观。
这种匍匐生长方式,使其能更好适应复杂山地环境,即便在土壤贫瘠、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也能稳定扎根生长。
它的叶片为常绿型,在紫珠属植物中较为少见,叶片通常呈椭圆形,叶片质地厚实,表面光滑且富有光泽。
叶紫珠
仔细观察叶片表面,还能发现散布着一些细小腺点,这些腺点在放大镜下清晰可见,它们分泌的特殊物质,还可能在防御病虫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永顺紫珠的花朵密集生长在枝条顶端或叶腋处,形成聚伞花序。
花朵颜色主要为淡紫色或白色,花瓣呈卵形,质地柔软细腻,如薄纱般轻盈。黄色的花蕊细长突出,在花瓣衬托下格外醒目。
而永顺紫珠的果实,是其最为独特和引人注目的部分。
它的果实为白色球形,犹如洁白无瑕的珍珠,镶嵌在翠绿枝叶间。
叶紫珠
果实成熟时,会吸引鸟类等动物前来啄食,动物取食过程中会将种子带到其他地方,帮助永顺紫珠实现种群扩散和繁衍。
永顺紫珠主要生长在湖南永顺县杉木河林场的山地森林中,这里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土壤条件,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环境。
日本紫珠
永顺紫珠作为紫珠属新成员,不仅自身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其所在的紫珠属植物家族,在人类社会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价值。
在药用方面,我国紫珠属植物中很多种类是传统中药材,是重要的中医药战略资源。
枇杷叶紫珠
园林景观方面,紫珠属植物的花朵相对而言比较密集,花色丰富,有白色、粉红色、紫色等,花开时繁花似锦。
而且它可用于庭院、公园、广场等地绿化美化,通过与其他植物搭配种植,营造丰富多彩、层次分明的园林景观效果。
钝齿红紫珠
永顺紫珠的发现,是科研人员多年努力探索的成果,也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奥秘。
保护永顺紫珠,不仅是保护一个新物种的生存与繁衍,更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防止野外有用基因的丢失,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白毛长叶紫珠
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相信永顺紫珠将在自然界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惊喜和价值。
参考:
九派新闻《武汉植物园发现唇形科紫珠属新物种,专家:栽培了10余年,在引种地搜寻两天找到》202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