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mbination of emotion and law
近日,沙坡头区法院成功化解一起因民间借贷引发的10年旧账。承办法官根据个案特点通过“情绪价值+法理阐释”的创新调解方式,有效平衡法理与情理,让当事人放下积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2015年,纪某向杨某借款2万元, 10年间杨某催要数次,纪某均推诿不还,无奈之下杨某诉至法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仔细查阅了案件卷宗,发现虽然案件事实相对清晰,但双方当事人因长期讨债引发的对立情绪较为突出,矛盾较为尖锐,如果一判了之,借出的钱要不来不说,矛盾还可能会升级。本着“先安抚情绪,再解决事情”的原则,承办法官先耐心安抚杨某情绪,倾听其诉说事情原委和自己的委屈,待杨某情绪舒缓后,又询问纪某长期未偿还的原因对其释法析理,并给纪某算了一下10年间产生的利息账,纪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感到理亏,表示愿意接受法院调解处理。
考虑到双方多年的交情及纪某的支付能力,承办法官建议借款分两笔支付,每月支付1万元,二人均表示同意,昔日的好友终握手言和、舒展愁容。
来源: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法院订阅号
马上发布信息
(声明:“中卫天天网”微信公众号除原创内容外,其余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更正或删除。)
关注“中卫天天网”同城信息免费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