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8日讯 平原水库是德州缓解水资源紧缺、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守护好百姓的“大水缸”,近年来,德州市大力推进现代化水库矩阵建设,依托数字引擎重塑水库肌理,让每一滴水皆有“智慧脉搏”。

实时水质检测数据、泵站机组运行情况、无人机“巡逻”第一视角……在庆云县双龙湖水库现代化水库管理矩阵信息中心大屏幕前,纷繁复杂的库区运行数据正通过图表、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可视化表达,精准反映着水库的“健康状态”。


“之前水质检测都是依托第三方,从单次取样到出检测结果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现在依托在线水质检测设备,每小时更新一次数据,进一步提高了饮水安全。”庆云县双龙湖水库管理股股长谭文亮说。

不仅如此,双龙湖水库综合利用AI视频监控、无人机热成像、水下机器人、微型气象站等前沿监测技术,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网络,实现了对大坝安全运行状态的精准感知。


“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水下机器人,针对入库涵闸水下工程的日常巡查画面。通过它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可以将现场的画面进行实时回传,同时进行拍照和录像,利用技术赋能解决了我们水下工程无法查看的痛点。”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李霖介绍说。

“去年以来,双龙湖水库围绕矩阵建设‘四全、四制(治)、四预、四管’框架要求,在水库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升级数字信息平台,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数字赋能,全面提升了水库运行管理精准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提供了可靠保障。”庆云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刘向辉表示。


如今,德州境内一座座水库正悄然完成“智慧升级”,实现从“人防”到“智管”的跨越。宁津水库以环境管理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一期将坝坡土地统一发包招标,集中种植苜蓿。这一举措不仅有效降低了水库安全维护管理难度,二期还可通过增收地租等方式创造实际经济收益。

“通过引入第三方的服务管理,减少了库区环境卫生还有杂草清理的投入费用。宁津县通过创新环境管理提升的模式,进行机制创新,不断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水库管理模式。”宁津县水利局水库运行维护中心科员魏清雨说。

此外,宁津水库与大柳水库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创性地构建“两库一平台”运行管理模式。通过打造两库连通工程,实现两座水库联合调度、互为补源,有效优化了水资源配置,为保障供水安全开辟了全新局面。


“宁津县处于德州市的引水末梢,德州市三大干流,德惠新河、徒骇河、马颊河,没有一条干流经过宁津县的县域。所以我们打造管道引水工程和两库连通工程,就是在上游水源紧张的情况下,减少明渠损耗,可以降低大约50%的水损。”宁津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李楠介绍说。

目前,德州市正全力推进“水网 + 现代化平原水库矩阵建设”,通过市县一体联动,最大限度释放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的综合效益。前不久,省水利厅专家组对德州市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水库开展省级评价。德州5座国家级、1座省级试点水库全部以A级标准顺利通过,其中丁东水库更是以高分脱颖而出。


“目前,德州市5座国家级、1座省级试点水库已实现‘一库一策’精准管理,让水库从‘人工看守’迈向‘智慧运营’。未来,德州市还将深化数字孪生应用,力争2028年全域水库实现智能化管理,让每一滴水都‘算得准、管得住、用得好’。”德州市水利局河湖管理与水旱灾害防御科副科级干部韩康表示。

闪电新闻记者 郑秀程 胡辛炜 德州台 公维勇 庆云台 谢晓彬 宁津台 马岳宁 乐陵台 范洪康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