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邪不压正》中,姜文饰演的蓝先生初见李天然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就是为了这点醋,我才包的这顿饺子。”



后来这句话衍生成了一个网络热梗,即“为了这口醋才包的饺子。”

在百科上对这句话的解释为“形容一个人做某件事的真正目的,并非表面上的那个理由,而是另有所图。”

这里的“醋”代表真正想要的东西,而“包饺子”则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采取的手段。

对这句话更为细致的解释就是“萝卜坑”,为了某个人能入职某重要岗位或部门,特地设置了一场考试。

当然,人类的创造性是很强的,在此基础上,这句话延伸出了更多具象化的表现。

这个事情来自“极目新闻”的报道,事情发生在江西抚州南城县。4月30日当地公示了一条成交公告,公示显示,江西第三大水库洪门水库水面20年承包经营权被一家名为江西黎河鲢语智慧农业产业有限公司,以每年1300万的价格拍得,业主单位则是当地的农业农村局。



一方拍卖,另一方竞拍,看似合情合理合法,但当我们仔细揣摩其中的细节,却发现了许多不可思议之处。

每年1300万,承包20年,就是2.6亿元。另外按照要求,在拍得经营权后,该公司还应该投入不少于一个亿的资金用于旅游等相关开发。算下来,这个公司最少也应该有三四亿的资金来盘活这个项目。

如此庞大的体量,一般小公司必然是吃不消的,所以这个项目对公司的资金储备和各方面实力均有要求。

接下来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公开资料显示,黎河鲢语公司成立日期为今年的4月24日,距离此时此刻不过成立半个月的时间,而他们拍下该水库时,公司成立只有区区6天。



成立6天,就大手一挥承包下了江西第三大水库,这已经不是实力的问题了,而是玄学问题。都知道招投标的水很深,面对这个项目,面对如此神速的中标,很显然不是一个“实力强大”就能解释清楚的。

我很好奇,在这6天时间里,这家公司是如何顺利完成公示、报名、审核、发函、开拍和公布等一系列程序的?

更有意思的是,水库的起拍价是1100万,成交价是1300万,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似乎并没有权利过问质疑这些,毕竟在没有实质性证据前,人家只要一句“依法依规”就能堵住悠悠众口。

果不其然,面对记者的采访,工作人员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请了第三方拍卖公司组织竞拍,拍租工作是依法进行的。”

到这里,还能说些什么?只能感叹一句“量身定制的就是好啊!”

对于普通人来说,买衣服时,买个廉价的成品服装还要挑许久、还价好久;而对于某些人而言,衣服他们只穿量身定制的,至于价格嘛,那完全是无所谓的,只有量身定制才对得起自己的身份。

换言之,很多东西如果不是量身定制,根本就不会出现。

这个事情的讽刺之处,不仅在于成立6天的公司轻松拍下如此量级的水库,更在于明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事是不合理的,但偏偏有一个不容置疑的声音在若隐若现间告诉大家,这个就是合理的。

想起一个词,叫“吃相难看”。表面上来看,吃相难看指的是一个人吃东西时狼吞虎咽、嘴里满是食物,油光满面。

实际上这只是浅层含义,这层含义只局限于表面。

真正令人反感和感到厌恶的,是那种为了满足私欲,不择手段、不顾体面、不顾他人死活的“吃相”。

在这条新闻的下方,有网友扒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该公司持股比例占到90%的大股东名叫刘宇,法人也是这个刘宇。



而在当地官网里,2024年小型水库安全度汛责任人情况表里,也有一个叫刘宇的出现在其中,名单中的刘宇是南城县沙窠水库的安全管理员。



两份名单中出现同一个名字,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们必然希望这只是巧合,但面对质疑,最好的举措就是站出来用事实和证据来辟谣。

所以,这一点,不知道当地该作何解释?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招标疑云,在那场招标疑云面前,如今的这一切都算是小儿科。

彼时,专家组们仅用了短短10个小时,就奇迹般地审阅完了14家企业所提交的,总时长高达70个小时的标书。这速度不可谓不快,就连博尔特见了恐怕都要甘拜下风。

更让人震惊的是,其中的一家中标企业,在短短5年时间里,连续夺得该院的3个重要项目,累计揽金高达30亿元。

而就是这样一家“多金”又有实力的企业,却被一次次曝出各种严重问题,比如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超预算等。

想来想去,想不到什么合理的解释,只能说,挖坑是为了种萝卜,只不过萝卜熟了才开始挖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