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通讯员 梁小鸣 葛玲君 王鸿睿
随着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名单陆续公布,烟台大学学子捷报频传,有11个“学霸”宿舍全员考研上岸。
这11个宿舍分别是:
化学院化211-3班宿舍C5-602
张华心 南京大学
肖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潘红 贵州大学
韩欣杰 西北师范大学
“我们刚上大二时就约定要一起考研了!”在考研征途上,C5-602宿舍成员是彼此的坚强后盾。科学规划与明确目标,是她们考研制胜的关键。每日制定详实计划,秉持“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才能让复习稳步推进,避免拖延与懈怠,同时,确立清晰的目标、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样重要。
化学院应211-1班宿舍C5-424
张文静 福州大学
王雪芳 常州大学
王龙飞 天津大学
岳晓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5-424宿舍成员备考期间,对时间的利用达到了极致:无论是午间小憩,还是夜幕降临后的闲暇时刻,都被转化为知识碰撞的契机。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她们会带回宿舍一起探讨。熄灯前的“专业课抢答赛”更是成为每日保留节目,一人抛出问题,其余三人争相应答。同时,规律的作息为高强度学习提供了坚实保障。
化学院化212-1班宿舍C6-717
郑金豪 河北工业大学
许光帅 北京化工大学
丁富成 兰州交通大学
黄尹胜 北京理工大学
谈及考研上榜的关键,C6-717宿舍将其归结为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与直面困境的勇气。备考期间,每当压力累积到临界点,整个宿舍便会暂时放下书本,一同去登山、聚餐,以更饱满的状态应对挑战。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学习进度和经验。当遇到个人难以突破的瓶颈时,大家都会围坐在一起,群策群力,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化学院应211-3班宿舍C6-520
王兆鹏 内蒙古大学
张振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程飞杰 北京化工大学
徐晟博 北京化工大学
“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C6-520宿舍的他们踏实走好每一步,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被别人影响自己的复习状态,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才是最好的。既要用阶段化计划锚定方向,以真题为镜检验薄弱,又要在理性规划与感性调节间寻求平衡。
化学院应211-3班宿舍C5-510
高文华 南开大学
刘佳仪 东华大学
张慧 天津工业大学
在C5-510宿舍,流传着一句箴言:“独行快,众行远”。备考冲刺阶段,舍友的陪伴成为彼此的动力源泉。高文华感慨道:“很庆幸这段备考时光并非孤军奋战,而是与你们共同走过艰辛历程。”自信亦是她们成功的关键。从下定决心那一刻起,她们便以坚定步履迈向目标。
化学院应211-4班宿舍C5-516
高思琪 南开大学
王英姿 中科院北京化学所
邱婕 东北师范大学
纪欣悦 曲阜师范大学
在备考的时光里,大家作息一致:清晨共同奔赴自习室,午间相聚宿舍谈天说地、共享午餐,夜晚熄灯前则围绕学习难题展开热烈讨论。平日里各自专注学习,相聚时分享日常、探讨疑难。大家始终给予彼此全方位的支持。纪欣悦满怀感激道:“舍友们总是不吝援手,每当我需要帮助时,她们永远在身边。”
化学院化212-2班宿舍C6-719
杨文豪 河南大学
陈曦 青岛科技大学
褚靖宇 天津工业大学
吴健增 天津工业大学
大三寒假结束后,719宿舍的同学们共同确立了考研目标。次日夜晚,一场热烈的交流会在宿舍展开,成员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网络搜集的备考资料,涵盖必备书籍、院校录取数据查询方法等核心信息。复习压力最大时,宿舍迅速转变为自习室——他们科学规划学习与休息时间,通过相互提问与解答强化知识记忆。
化学院化211-3班宿舍C6-621
陈亚军 北京化工大学
宋学成 青岛大学
宋健 烟台大学
张显锋 宁夏大学
坚持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要素。陈亚军感慨道:“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谈及备考经验,宋健认为制定详细复习计划是基础。张显锋建议根据考试节点与个人基础分阶段规划:基础期系统梳理知识体系,强化期专注重点突破,冲刺期通过模拟考试与错题复盘查漏补缺。宋学成则强调要系统分析历年考情,设定合理目标分数,并选择适配自身的学习方法。
化学院化211-3班宿舍C6-624
李瑞 东北林业大学
魏元森 青岛科技大学
葛佳兴 青岛科技大学
刘凯玉 青岛大学
C6-624宿舍成员通过善意的“群嘲”互相激励,在相互监督中形成良性竞争。他们将考研目标拆解为每日计划:坚持背诵100个单词、完成两套习题,把庞大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具体行动,确保复习进度稳步推进。为保持高效状态,他们每周预留固定时间进行篮球运动,通过挥洒汗水放松紧绷的神经。
药学院药213-2班宿舍16-441
贾丽 华东理工大学
朱艳秀 郑州大学
邢雪梅 苏州大学
任家慧 南昌大学
苏梦瑶 南京医科大学
宋鲁华 中国医科大学
441宿舍的六位女生择校时,她们通过分析院校科研实力、地域资源与个人规划,精准锚定目标。备考期间,她们将严谨融入日常,清晨早读、深夜复盘,将英语、政治与专业课比作“靶向给药”实验,科学规划每一阶段的学习节奏。时间管理上,她们合理分配学业、实验与学生工作,在坚持中深化专业理解。面对压力,她们以团队互助化解焦虑,在深夜谈心中汲取力量。
海洋学院海211-1班宿舍C4-1317
孙凯 中国农业大学
赵梦迪 南京农业大学
李心怡 南京农业大学
邢凯迪 河南大学
回顾考研历程,1317宿舍同学们坦言图书馆苦读、题海战术与室友互助是成功关键。大家通过互相督促克服惰性:清晨相互叫醒服务、深夜学术探讨、资料共享及暖心宵夜成为动力源泉。邢凯迪强调集体氛围的重要性,鼓励后来者“坚持即胜利”。赵梦迪与李心怡秉持“对手不在宿舍”理念,以开放共享激发集体智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