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成熟的程度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有缓有急。
年轻人新入社会,要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活得有章有法,那么就要趁早布局,赶早学习。也就是说,要在刚步入社会、当大家都善待新手的时候,开始主动地与社会接轨,与社会融合,从容跟上社会的脚步。
01
不要害怕试错
新手进入社会的第一大障碍,就是畏手畏脚
因为初来乍到,不知水的深浅,生怕一步踏错后,便跌入无底深渊。见到领导不敢打招呼,遇上同事调侃脸红耳赤,做错一点事情手忙脚乱,下班回家后低落沮丧。
其实畏惧是很平常的事,每个人都会有,无论新手还是老手。
只是老手已经在一次次突破障碍的过程中,完成了由畏惧向平静接纳的过程。
社会这地方,向来是不讲情面的。只有当你是新手的时候,旁人才会给你短暂的适应期,包括理解你的畏惧,包容你的错误,鼓励你的成长。如果长期蜷缩在壳中不敢探头,那么难免会有人界定你是无用的废物,一脚踢开也无人过问。
社会如筛,弱者漏下,强者留存。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勇敢地展示自己。在不断的试错中,学到新的知识,提高新的能力。
人并非生而知之,能力也并非与生俱来,多半是在跌撞中习得,在窘迫中练就。
新人的路,向来如此:先惧,后试,终成。
02
不要一味讨好。
新手进入社会的第二大障碍,就是错误地认为正确的处世之道是不得罪人
于是对所有人的要求都点头称是,不懂得拒绝。甲让你帮忙做报表,便熬到深夜;乙叫你去取快递,立刻放下手中活计;丙跟你背刺同事,你也不敢反驳,只能在旁边唯唯诺诺。
其实这种委屈自己献出的殷勤,往往换来的是浮沫般的善意。“升米恩,斗米仇”,刚开始或许能换来几句夸赞,日子久了,旁人便只当是应得的便利,连“谢”字也省去了。
社会向来欺软怕硬。与其将精力耗在讨好他人上,不如向内夯实自己的根基。拓展知识、提高技能、增强判断力,这些才是立身之本。
真正的尊重,永远来自你的不可替代性。在社会历练中沉淀出属于你自己的存在感,能有效减少无谓的消耗。
与其做随风两边倒的草,不如长成一根挺拔的竹。开始时不用起眼,但一定要在暗处默默扎根,终有一日你就破土而出,自有其节。
03
不要等人发现
新手进入社会的第三大障碍,就是不敢锋芒初露
因为担心被嘲笑“爱表现”,很多新手都不敢轻易展示自己的本事,往往坐在工位的最角落,眼睛盯着电脑屏幕,安排什么事就做什么事,自以为是尚未开刃的宝剑,甘心归于鞘中,等人来拔出。
其实这世界上有两种人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是真的没有本事的,一种是有本事却不敢示人的。
再优秀的能力,藏着不用,就变成了无用之物。上司未必能看见每个沉默的有能力者,同事更加没有义务来挖掘你的才华。
锋芒这东西,原本就是要露的。古时铸剑师试刃,一定要劈开悬垂的丝绢;今天的人才,也一定不要自己给自己蒙上灰尘。
因为,你以为你是谦逊,旁人只会当你是平庸;你怕被说张扬,结果连被说的机会都没有。
藏起来的才华与没有才华,在社会眼中并无二致。
记住,你的能力,就是你的资产,要趁早让它脱颖出来。
04
不要忘记“利他”
新手进入社会的第四大障碍,就是只关注“我想要什么”。
跟自己无关的工作不想做,对自己晋升没用的事不想理,有利可图的果实抢着去摘。这种人和上文提到的不懂得拒绝的人刚好是两个极端。
但社会是个回旋镖,抛出去的武器,往往又变成石头荡回来砸中自己,过于利己的人,经常就成了那个最先触礁的。
揣着算盘闯江湖,却不知道这世间的路,原本是靠垫脚石铺出来的。
所以真正社会化成熟的人,都会思考“我能给予什么”,然后付诸实施,日积月累,最后才能顺理成章地实现社会连接。
你对他人施展的善意,你托举他人的诚恳,最终都会化成你的社会信用和深度人脉。
总之,新手闯社会,不是要你变得圆滑世故,而是要在保护期这个难得的短暂时刻,趁年轻,多碰撞,多打磨,活得清醒、自主和稳定。
社会这张大网,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战场,而是千丝万缕的共生道场。
年轻人,江湖路远,你且大胆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