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5月7日晚,北京市司法局举办“北京国际仲裁之夜”活动,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北京)实体平台正式启用。

自2022年7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方案》以来,北京以提升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服务能级为主线,系统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北京)实体平台建设及功能体系设计。经前期科学论证比对,选定北京商务中心区正大中心北塔40层作为实体平台运营场所,建立北京国际争议解决发展中心,负责实体平台运维,为各类机构入驻提供办公用房保障和专业服务保障。

目前,进驻的在京仲裁机构有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此外,境外知名仲裁机构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等也选择加入。

据介绍,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北京)拥有交往合作、资源聚合、仲裁推广、共享服务、人才智库“五大功能”,还将全力打造“国际会客厅”“国际共享庭审中心”“全链条商事争议解决机制”“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实训基地”四大品牌,以期引领中国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实体平台所在的北京中心商务区为核心承载区,依托其经贸及高端法律服务资源汇集优势,推动仲裁与其他专业服务机构集聚发展。同时,发挥其他各区的区位优势,坚持错位发展,打通产业链与法律服务业,打造N个特色法律服务生态区,从而构建“1+N”商事仲裁中心全域发展格局。当前,丰台法务区、东城文娱、海淀知产等特色法律服务生态区快速发展,“一核为主、多点支撑”的布局加速形成。

北京市司法局将以实体平台为支撑,打造一站式商事争议解决服务“全链条”。实体平台集聚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争议解决机构以及鉴定、公证、法律查明、司法会计等法律服务和泛法务机构,持续推动法律服务资源要素融合,目前已与20余家专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机构将在实体平台上以服务窗口、服务坐席、联络点等多种形式为市场主体开展多元、便利、高效的纠纷解决服务。

当晚活动上,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崔杨代表北京市政府分别与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东北亚法律查明中心、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编辑 张磊

校对 王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