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解丽)昨日,北京市水务局公布《2024年北京市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报告》,这份水生态的“体检报告”显示,全市河湖水生态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经过多年努力,本市主要河流生态系统逐步从以浮游植物为主的藻型浊水生态系统向以沉水、挺水等大型水生植物等为主的草型清水生态系统转换,这也标志着本市水生态系统正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据介绍,2024年北京市水生态监测工作共布设192个监测站点,涉及153个水体,覆盖全市主要河流、湖库,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生境指标、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三类。“体检报告”显示,2024年,全市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为86.95,比2023年增加1.54,与2012年相比上升了22.9%。全市健康水体比例为87.6%,与2023年相比上升4.6个百分点。

2024年,本市科学配置水资源,开展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泃河等重点流域生态补水。各区、各有关部门持续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全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全部清零,黑臭水体、劣Ⅴ类水体动态消除。3至6月,全市有水河流118条,有水河长2910.18公里,同比增加23.05公里,有水河长占比45.3%。全市425条河流、50个湖泊及80座水库水面面积总计416.4201平方公里。

在河流生态系统稳定向好的同时,本市湖泊和水库也逐渐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2024年,全市153个监测水体中共检测到浮游植物459种,浮游动物461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238种,水生植物93种,累计鱼类74种。同时,河湖复苏北京案例成为全国河湖复苏的典型示范,清河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为继密云水库、雁栖湖之后本市第三处获此认定的水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