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风拂过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 10 万余亩广袤的制种基地,一幅由数千名女性勾勒的种业振兴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她们以坚韧为笔、智慧为墨,在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科研实验室等各个领域,描绘着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动人图景,成为驱动种业振兴的 “硬核力量”。
春耕战场上的 “她身影”
春耕时节,安庆镇元茂隆村的田野热闹非凡,十几台播种机轰鸣着穿梭在黑土地上,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其中。在这繁忙的春耕图景中,女性身影格外亮眼。她们身着工装,动作娴熟地操控着播种机,精准把控着每一粒种子的播种深度与间距;有人手持记录本,全神贯注地核对各项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松山区太平地镇八肯中村妇女正在进行玉米制种作业(李富 端木 摄)
“母本去雄必须每天检查,风雨无阻,容不得半点马虎。” 太平地镇一位坚守制种一线二十余年的妇女制种户的话语掷地有声。她不仅见证了松山区制种产业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华丽蜕变,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制种女性对工作的极致追求。正是凭借着无数像她这样的制种女性的严谨态度,松山区杂交玉米种子纯度常年保持在 98% 以上,成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响当当的 “金字招牌”。
技术攻坚中的 “她智慧”
玉米制种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种子质量的优劣。在隔离区设置这一关键环节,女性技术员们充分发挥心思细腻的优势,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在空间隔离时,她们反复测量,确保杂交制种区与其他玉米田保持 500 米的安全距离;时间隔离中,精准计算春播 30 天、秋播 20 - 30 天的错峰期;高秆作物隔离时,亲自规划种植布局,让 50 米宽的高粱屏障成为阻挡其他玉米花粉传入的坚固防线。
松山区安庆镇板石图村妇女正在进行制种作业(李富 张立群 摄)
在播种期调节这一 “卡脖子” 环节,她们更是慎之又慎。通过对父本和母本生长周期的细致观察与精准调控,让母本吐丝比父本雄花散粉早 2 - 3 天,为制种成功筑牢根基,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她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妇联赋能下的 “她成长”
松山区妇联在推动女性参与制种产业进程中,扮演着 “引路人” 与 “助推器” 的重要角色。为帮助女性掌握制种技术,妇联深入实施 “创业就业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数据显示,松山区已累计开展玉米制种技术、电商直播、农机操作等培训超 1 万人次。
松山区太平地镇六分地村妇女正在进行玉米制种作业。(李富 端木 摄)
培训过程中,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讲解,又有手把手的实地操作指导。在玉米制种技术培训现场,专家带领学员深入田间,亲自示范母本去雄、人工辅助授粉等操作技巧。如今,300 余名女性田间技术员活跃在各个制种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此外,松山区妇联积极推动 “妇字号” 合作社品牌建设。安庆镇的王秀兰开心地说:“加入合作社后,我们妇女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学到了很多先进的制种技术,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同时,妇联联合电商平台打造的 “龙乡巾帼 巧手直播间” 更是成为亮点。女性主播们热情洋溢地推介制种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单次直播销售额突破 10 万元,让松山区的优质种子和特色农产品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
产业升级中的 “她担当”
在松山区制种产业向规模化、科技化迈进的征程中,女性同样担当重任。华农种籽作为当地龙头企业,租用 3000 亩土地用于玉米制种,年生产种子 1500 吨。公司采用 “五统一” 管理模式,确保种子质量稳定。在这里,女性员工占比达 40%,她们建立起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实现种子质量零投诉,成为公司发展的 “顶梁柱”。
有着 30 余年历史的内蒙古蒙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育繁推一体化、生物技术产业化等领域成绩斐然,已成长为我国杂粮研发领军企业。近三年,公司选育并登记谷子品种 10 个,新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5 项,年生产各类农作物种子 500 万公斤,产品远销多地。在品种研发过程中,女性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开展试验,不断优化品种特性,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也是女性科研人员的 “沃土”,所内女性科研人员占比 40%。她们在玉米、杂粮新品种培育方面成果丰硕,已育成新品种 32 个。孙国琴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功推广黑木耳林间栽培技术,该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带动 1000 余户妇女增收,荣获赤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未来征程上的 “她展望”
“我们计划到 2025 年玉米制种面积扩大至 15 万亩,培育 10 家以上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松山区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描绘着未来蓝图。为实现这一目标,松山区将持续深化 “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新增妇女发展基地 20 个,培训新型职业女农民 5000 人。同时,大力推动 “种业 + 科技” 深度融合,建设内蒙古东部作物种质资源库,支持女性参与基因编辑、智能育种等前沿技术研究。此外,还将依托 “龙乡甄选” 平台,推动松山区种子走出国门,销往东南亚、非洲等地区,让松山区的种业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在松山区种业振兴的道路上,巾帼力量熠熠生辉。她们是田间地头的 “守护者”,是技术创新的 “排头兵”,更是乡村振兴的 “践行者”。相信在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入实施,松山区的巾帼英雄们必将在种业振兴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磅礴的 “她力量”。(李富 端木 张立群)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