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武义偏远村落,有盗墓前科的村民王强,白天挖笋时在山坡察觉异样土质,因白天行动显眼,便掩盖痕迹回家。夜晚,王强带伙伴持工具到该地,打开墓门进入墓室。墓内无奢华装饰与宝物,他们找到几枚印章、一方砚台和一些古币,几乎放弃时,王强发现蜡封圆筒,打开后有 17 卷保存完好的古书,字迹清晰纸张坚韧,王强等人意识到古书价值极高。
他们发现一本珍贵古书。古书被蜡封得很严实。打开后,古书面貌崭新,真难相信它历经了漫长岁月。盗墓贼很高兴,小心给古书拍照,然后又把它包裹好,生怕古书受损。
之后,这群盗墓贼开始销赃。他们很快把印章和砚台高价卖掉。可卖这套古书时,却遇到很多麻烦。很多人看古书太完好,怀疑是精心制作的赝品。一番折腾后,他们联系上北京姓马的富商,以 70 万元把古书卖给了他。
富商买了东西。朋友质疑,他怀疑是假货。他决定退货,盗墓贼花了部分钱,无法全额退款。富商没办法,扣下四卷,把十三卷退给盗墓贼。
盗墓贼不知所措,不懂珍贵东西咋没人要。他们着急无奈,冒险拿古书照片找买家,想找懂价值的人。
武义县博物馆董馆长,收到朋友转发的古书照片,正是盗墓贼拍的。董馆长研究古代文献,细看照片文字,思考后得出结论:文字记录的是古代官员徐谓礼的详细履历。
历史上有些人物不出名,徐谓礼便是其一,史书几乎没提过他。董先生在古书一角看到 “淳祐” 二字,“淳祐” 是宋理宗年号,能让人了解南宋。古书崭新清晰,与印象中古代文物不同,董先生疑惑,决定请宋史专家郑先生一同前往武义鉴定。郑先生细看鉴别后,得出古书是真古迹且价值极高的结论。董先生和郑先生向警方报案。当地公安机关重视,因这关乎国家文化遗产安全,干警秘密调查。一次行动中,办案人员扮富商,与盗墓贼王某取得联系。王某带 “富商” 回家,警察抓住王某,追回古书。之后警方又在北京从马姓商人处追回 4 卷古书。17 卷古书共四万多字,记录徐谓礼官场生涯,有 “委任状”“考核表” 等。内容宝贵,是研究南宋官员制度及书法艺术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印纸填补历史研究空白。专家将其命名为 “徐谓礼文书”,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后被武义县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镇馆之宝,如今放在展柜供访客了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