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雨水频繁,空气湿度飙升,不少中老年人的 “老寒腿”又准时发作:膝盖酸沉、僵硬肿痛,遇冷遇湿更明显……中医认为“湿性重浊,易袭阴位”,膝关节作为人体承重最大、肌肉覆盖最少的关节,易受湿寒侵袭,导致经络阻滞,从而出现疼痛症状。
想要告别雨天关节痛?这四个实用方法,一定要收好!
一、注意保暖给膝盖加倍呵护
我们说的“老寒腿”在医学上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50%,7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80%,所以,老年人尤其应该注意膝关节的养护。
在降温降雨的天气做好膝盖的保暖,可以选择佩戴弹性较好的保暖护膝,避免护膝包裹过紧,否则容易加重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导致小腿以下出现浮肿。夏天开空调、风扇的时候注意不要直吹膝关节。
二、热敷药浴帮膝关节“驱寒湿”
寒湿喜欢藏在关节缝隙里,热敷和药浴能直接 “逼出” 湿邪,减缓疼痛。
粗盐艾灸热敷包:粗盐500g+艾叶50g+花椒30g炒至微黄,装入棉布袋;热敷膝盖15分钟/次,每日2次(皮肤破损禁用);
生姜花椒足浴:生姜5片+花椒20粒,煮水后兑温水泡脚(水位没过脚踝),15分钟即可。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温暖双脚能带动全身阳气升发。
三、适度锻炼增强膝关节稳定性
研究显示,久坐的人患上老寒腿或膝骨关节炎的几率更高。
通过适度运动,可以让关节变得更强壮,推荐老年人练习中华通络操,尤其是第五节【提膝弓步-强腰脊】可以通过提膝蹬踹和弓步转换等动作增强足三阳经气血运行,增强下肢肌肉力量。
本节主要活动全身筋骨,重在腰膝关节,可以有效地锻炼筋骨、改善关节的灵活度,强筋壮骨,增强体质。
四、控制体重让膝关节“减减负”
膝关节最怕身体超重,超重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膝盖疼痛,体重每增加0.45千克,步行或跑步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就会分别增加1.35千克和4.5千克。
如果身体质量指数[BMI = 体重(kg) / 身高(m)²]超过25,膝关节的健康就会大打折扣,肥胖还会加速软骨磨损,大大增加膝关节炎的发生率,所以最好将体重系数控制在25以内。
老寒腿的本质是“湿寒瘀堵”,科学干预需兼顾内调外治。若出现关节持续肿胀、发热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避免延误治疗。
谷雨时节,从保暖驱湿寒、练习通络操开始,让膝关节重获轻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