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人生真善美
宋鸿雁
人生是一本大书,每个人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已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拿起笔,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记得青葱年华在兰州大学医学院就读时,5年求学历程,课余时间我将医学院图书馆里的书读得差不多了。不光是医学类书籍,还有社会科学类、文学类、音乐类、美术类等图书。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五花八门的图书,给我插上矫健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天空自由飞翔。
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读书可以。阅读,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体系,丰富了人生阅历。大学毕业时,我特招到部队医疗机构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医。工作之余,除过阅读,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写下来,几年时间,积累的文稿也有厚厚一摞。这些文稿被我锁在抽屉里,就像保管日记一样,唯恐被人发现。
当时部队有本文学杂志《西北军事文学》,封面和内文都让我着迷。看到《西北军事文学》的征稿启事,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将我写的小文《苇花轻扬》投了出去。没过多久,我接到了编辑老师的电话,说文字不错,打算采用。欣喜、激动一齐涌上我的心头,我简直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新一期的《西北军事文学》出刊。终于样刊寄来了,是2003年第2期(出刊100期纪念)的《西北军事文学》,我的文章和姓名端端正正地呈现在文学期刊上。
夜深人静时写下的文字,变成了印刷字,出现在全国和全军都有影响力的刊物上。一时之间,很多人都知道了有位有文采的女军医,在《西北军事文学》上发表作品。《苇花轻扬》是我发表的第一篇散文处女作,可以说我的写作是从部队开始的,是从《西北军事文学》启航的。
时光的脚步从不停歇,岁月的年轮从不固守。屈指算来,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也有二十年了。我是这样不急不缓,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当然,除过文学作品,业务工作也要往上走。在解放军某医院进修时,和带教老师共同撰写的学术论文《鼻腔异物长期误诊分析1例》,刊登在2004年第1期的《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上。冠以“中华”字样的专业学术期刊,内行都知道其含金量。刚开始领导和同事们还担心我业余时间写作,会影响本职工作。现在看来,不但没有影响,而且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主动申请回到地方工作。丁亥年年底,我转业到西安市某区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工作。面对工作环境的变化和工作岗位的调整,我需要积极适应和成长。乙未年,在编辑《城市化在未央》(卫生篇)一书中,我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撰写《旧貌换新颜——未央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纪实》,跟未央区文联和作家协会的老师们联系的多一些。他们看过我的文字后,积极邀请我加入未央区作家协会。就这样,我慢慢地接触到未央区和西安市的文化圈子。
我不再把自己业余时间写的文字压箱底了,而是择优投给一些报纸和杂志,发表了《书香陪伴孩子成长》《最忆永寿槐花香》等。随着发表量的增多,我很快成为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在日常工作中,因为我曾经分管过妇幼工作,所以总有人向我咨询妇幼保健和育儿方面的知识。看到有这么多的年轻父母、小朋友们渴求这方面的知识,我就萌发了要写一本书,一本可以解答年轻父母和小朋友们关于成长发育的书。这就是2019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第一部著作《福娃成长记》。
写作《福娃成长记》的间歇,我陆续写下一系列散文作品。《搅团痣》《妈妈的绣花被套》让读者感同身受;《大明宫美人》《您一直唤我鸿雁》让更多的读者认识了我;《秋游天竺山》入选第三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作品集;《遥远的阿孜古丽》荣获第四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优秀奖;《未央 未央》刊发在《光明日报》上;《燕妮》荣获第五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优秀奖……根据发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再加上一部著作《福娃成长记》,己亥年我被批准成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写作真的是要靠实实在在地写才行啊,要靠作品说话,要靠文字取胜,投机取巧和歪门邪道都是不可取的。《福娃成长记》让我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但我心里清楚,这只是过程,不是终点;这只是平原,不是高峰。
戊戌年清明时节,缠绵病榻两三年的父亲过世了;己亥年,家庭也发生了变故。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带着年迈的妈妈和年幼的女儿生活。无论生活是晴是雨,往后余生我都会欢喜度过。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女儿当自强!”照顾老妈妈、培养女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妈妈身康体健,女儿学习稳中有进,壬寅年被一所知名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录取。
大学同学聚会时,同学们总说我没有变,还是以前的模样。我笑着回答:“我要照顾年迈的妈妈,还要照顾没有独立的女儿,我不敢变老,更不敢生病。”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一个人咋能没有变化呢?离大学入校二十年了,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了变化。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理科生出身的我,竟然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而且有了小小的成绩。
有读者读过《福娃成长记》后,希望我能写写青春期的学生,说她家孩子升入初中,又叛逆又难沟通。读者的需求就是我写作的动力。我决定动手收集青春期学生的相关资料,为刚刚走进青春期的初中生们写一本书。从2020年春天开始,历经三年,这本书多是在工作和疫情防控之余,硬生生在夹缝中挤时间写的。而且这三年中,我考取了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的研究生,并顺利毕业,女儿也考上了大学。我们母女俩都在向前奔跑,一刻都不敢懈怠。
2023年8月,我写给西京城中一群初中生的著作《青春悄悄来》公开出版发行。文学界的前辈、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青春悄悄来》繁盛绿叶般的赞美。2021年,《福娃成长记》入选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2023年荣获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征集“优秀科普出版物奖”;《青春悄悄来》荣获“2023年度未央区优秀文学作品”称号。2024年,我如愿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风雨无阻地兼程,总会有所收获。
走过一段路程后,要回头看看曾经的过往。我把这些年来用心灵创作的散文结集,就是这本《雁翔长安》。这是一部关于长安历史、风物、人物及长安人家的文学留痕之作。我在长安阅读、思考,在长安畅想、回忆,在长安生活、成长。长安已融进我的血脉,我像展翅高飞的鸿雁一样,在长安之上自由飞翔。
西安市未央区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协会得知我手头有一部散文集书稿,书写长安、书写文化遗产、书写文物保护,认定有出版价值,即与陕西人民出版社联手,使之终于呱呱坠地。对此,感激之情,自不待言,我将用更好的文字予以回报。
书写生活,书写人生,书写时代,书写自己,让我如此充实,让我如此愉悦。
我愿与读者朋友分享我的快乐。
2024年10月于长安龙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