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反诈“平安伞”
提高防骗“免疫力”
反诈防骗指南来了
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近日,为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群体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受梧州市残联邀请,梧州市万秀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唐娌为残疾人代表和残疾人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在活动现场,唐娌以“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为主题,以识别“助残诈骗”“婚恋诈骗”“刷单返利诈骗”等诈骗套路为切入点,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不法分子的常见话术、作案手法,以及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后果,使大家充分认识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引导大家在网购、社交、电子支付中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增强识诈、防诈、反诈意识和能力,避免落入诈骗陷阱,从思想上筑起“防火墙”,提高防骗“免疫力”。
“唐庭长,麻烦您看一下,我收到的这些短信是不是诈骗短信?”
“如何识别AI冒充亲友诈骗?”
在互动交流环节,唐娌就群众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揭开诈骗的“美丽面纱”。
前来听课的张阿姨说:“这些知识太有用了,以后接到可疑的电话、短信,我就知道怎么应对,不会上当受骗了。”
残疾人工作者也表示,第一次听到这么直观、生动的讲课,从中学到了很多防范诈骗的技巧,要将学到的防范诈骗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普法宣传栏
(上图转自“广西反诈”微信公众号)
来源:万秀区法院
文字:关梅
图片:关梅
编辑:范丽媚
校对:黄冬琪 范丽媚
审核:李晖萍 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