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苍梧县京南镇旺安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产业振兴促移风易俗”的核心思路,不断探索创新,成功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与乡风文明相互促进的特色之路,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进步。
苍梧县京南镇陆基设施化循环水养殖项目(一期)
旺安村地处苍梧县西南部,距离镇政府1.4公里,离武岭高速出入口8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527户2244人,现有党员56名,培育了22户农村党员中心户。村里产业资源丰富,集聚了广西京南米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还有1个在建的六堡茶茶业加工厂。同时,拥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苍梧县京南米粉文化博览园和京南镇历史文化陈列馆两大文旅资源。梧州市2024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工程项目的落地,更为村庄发展增添新动力。2024年,辖区企业产值近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还凭借“四星级党组织”“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十百千’示范站”等荣誉,在乡村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
党建领航产业振兴,筑牢移风易俗“主心骨”
“咱旺安村这日子越过越红火,村党总支部书记何海金当先锋、发挥带头作用,流转林地超1000亩、土地30余亩,用于发展六堡茶产业并建设加工厂,带动2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炒茶的张大娘说。旺安村积极深化“支部+企业+农户”模式,组建了一支由党员组成的“红色先锋队”。为激发党员积极性,创新实施了党员积分管理和“流动红旗”评比机制,鼓励党员在产业项目推进、土地流转、技能培训等工作中主动亮身份。
京南镇历史文化陈列馆
“依托村里的历史文化陈列馆,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等活动,既学了红色精神,还能把这些劲头用到产业上。现在村里工厂多了、岗位多了,年轻人不用跑远就能挣钱。”村民潘大娘激动地说。2024年,村党总支部通过“党企手拉手”行动,推动广西桂江京盛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顺利投产,同时帮助苍梧鸿森木业制品厂、梧州市恒润食品有限公司、广西章桂堂反光制品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广西京南米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解决了200余人的就业问题。这一举措有效转变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营造出人人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户户争创文明的良好氛围。
产业融合激活动能,破除陈规陋习“绊脚石”
村民李桂生将5亩竹林入股村集体企业,每年能获得12000元的分红,彻底告别了过去“砍竹卖竹”的传统单一生计模式。
旺安村以“1+1+1+N”产业发展机制为指引,即做好一杯六堡茶、做强一碗京南米粉、做优一条京南河鱼,带动N个特色产业同步发展。通过土地“三变”改革,也就是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村里的竹林、闲置宅基地转化为六堡茶种植基地、河鱼养殖示范园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广西章桂堂反光制品科技有限公司吸纳20名妇女就业,改变其农闲旧习;广西京南米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培育60余名“米粉师傅”,带动家庭收入增长30%;苍梧鸿森木业制品厂让80名村民就近就业,20名妇女月增收3000元;梧州市恒润食品有限公司带动20户农户发展订单农业,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扭转村民“等靠要”的观念。
企业的入驻和村民观念的转变,为旺安村争取到了梧州市2024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工程项目,获得300万元资金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文化广场等相继建成,吸引村民积极整治环境,乱搭乱建现象减少了80%。“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逐渐成为村民的共识,2024年村里红白事简办率达到95%。
红色先锋队
文化赋能治理创新,培育文明乡风“新生态”
“以前总听人说‘乡风文明日子甜’,现在这话在咱旺安村算是应了景!”村里的李大爷说。党员、妇女、志愿者带头干,还评“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积分超市”和“流动红旗”更是带起了好势头。旺安村创新“5+3+1”乡村治理模式(5个载体、3支队伍、1项机制),组建党员先锋、妇女群众、志愿者队伍。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村里设“积分超市”,推行“流动红旗”等激励机制,将垃圾分类、庭院美化、孝老爱亲等纳入积分管理,村民可用积分兑生活用品,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乡村治理参与率超90%。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热闹得很,“移风易俗文艺汇演”“农耕文化节”一场接一场,还能体验京南米粉制作这些老手艺,活动吸引了5000余人次游客前来参与,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经济增收的双丰收。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村民自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婚丧嫁娶不再比排场,邻里关系更和睦了。制定了《村规民约》,凭借这些规定,累计劝阻大操大办行为12起,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移风易俗带来的好处,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如今的旺安村,企业生产热火朝天,文化广场充满欢声笑语,生态茶园生机勃勃。旺安村以产业振兴为有力支撑,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走出了一条“以产促改、以改兴文、以文塑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未来,旺安村将继续深化“产业+文明”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来源:苍梧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