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石雕是明代万历年间设立的镇水文物,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古街北端壁虎河边,与大运河相连,是扬州运河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现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近十年,壁虎石雕竟然被建筑垃圾掩埋,直到最近才重见天日。
2025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迅速响应,结合前期绘制的大运河不可移动文物线路图,对辖区内167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进行全面巡查。当巡查至壁虎石雕时,导航显示已到达文物位置,但原本应该矗立在河边的“镇水神兽”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成片成片的建筑垃圾。
“镇水神兽”去哪了?检察官随即开展深入调查。在对周边村民的走访了解到,神兽不见踪影的罪魁祸首,正是眼前这成片的建筑垃圾。镇水神兽壁虎石雕,竟被建筑垃圾掩埋了近十年。相关资料显示,明万历年间,扬州连续多年暴雨连绵,昼夜不止,灾情严重,为祈祷江湖安澜,百姓安居乐业,人们于河边置石雕壁虎一对,形成淮扬“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水之宝物。因年代久远,两只壁虎石雕现仅存一只。2004年属地政府设石围栏、立解说牌进行保护。
2月28日,广陵区检察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立案后查明,2016年,因工程建设需要,属地政府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对文物保护单位采取钢罩保护措施,但工程建设因故停滞多年,壁虎石雕长期被建筑垃圾掩埋,顶端甚至都长出了两三米高的树木,周围环境脏乱差,文物保护标识牌缺失,文物风貌受损。
3月,广陵区检察院多次走访文物主管部门及属地政府,提出依法加强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壁虎石雕安全、历史风貌,持续跟进并促成一致意见。
截至目前,属地政府已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清运建筑垃圾1000余吨,对石雕附近地块补植复绿并修建通往石雕的步道;文物主管部门已编制文物修缮方案,将重新修葺围栏,并为石雕设置雕花镂空的可视化保护罩,重现壁虎石雕原貌,设置标识牌,解说关于“九牛二虎一只鸡”的镇水故事,让文脉持续传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李芸 徐敏洁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