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火实火傻傻分不清

怕上火,就喝某凉茶。

这句广告词火了大江南北,火了10来年至今还是很火。

凭什么?

容易上火的人太多太多了,想要祛火的人太多太多了。

但是,喝了十几年的某凉茶,这火还是没祛掉啊。

所有人都被忽悠了,喝凉茶祛不了火,只会让身体越来越寒,

虽然身体变寒了,但是上火这个问题还在。

上火这个词,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话,大家一听就任。

口腔里长溃疡啦,脸上都痘痘啦,喉咙痛啊,眼睛红啊,舌头痛啊,大便干结,这些症状一来,很多人马上就想到:哦,自己上火了

现在很多人也很迷茫,身边有好多朋友就是这情况:

明明是阳虚身体怕冷,却很容易上火

上了火之后就更纠结了,想想喝点清热的菊花金银花之类的吧,又担心这些寒凉的伤牌胃;

难道再吃点热的?那是火上浇油啊,上火更加严重

真的好纠结,清热也不行,温阳也不行,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

上火这个问题,还真的不是一盒王老吉能解决的事,也不是用点清热药能解决掉的,没那么简单的,

今天用中医思维来跟大家聊聊上火。

关于"火"呢,中医分为“实火"和"虚火",大家普遍都这么分,普通老百姓也非常熟悉,经常有明友这么问:我这上火到底实火呀还是虚火呀?

我告诉大家:如果你隔三差五就上火,那基本上肯定是虚火无疑了,

现代人上火,95%以上都是虚火,所以你得虚火的概率高得多。

那什么是实火? 什么是虚火?

实火就是实实在在多出来的火,虚火就是因为先有不足才产生的火。

实火要泻,虚火要补,这是中医解决虚实问题的基本法则。

所以呢,大家去看,我们现代大多数时候都用清热清火的方式去解决上火问题,这是有问题的。

如果我们不把上火这个问题认识清楚,我们就在常年做着日复一日的无用功,

如果单从"实火“虚火”这个角度去认识火的话,是不可能把“火”认识消楚的,也不太可能解决上火的问题。

今天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火"

只有把“火”真正认识清楚了,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那什么是“火'?

朱丹溪说:气有余便是火。

李东垣说:气机不利,郁而化火。

《黄帝内经》说:南方生热,热生火。

我想用咱们老百姓的话来解读一下: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火。

能量物质向外宣散,就有火。比如干柴烈火,这个火有温度有能量。

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热生火”,也是朱丹溪说的“气有余便是火”。

有很多小孩子吃人参,吃着吃着留房血了,然后来问:孩子是上火了吗?

人参的补气之最啊,气补过了头就是火。

还有,像现在这天气,你把车子放到室外晒上一两个小时,车内的温度可达七八十度。

有经验的司机在开车之前,会把车门全部打开来通风透气,几分钟可以降到正常温度。

为什么密封的车厢内会有七八十度高温?

因为李东垣说:气机不利,郁而化火。

气机不流通,体内就容易产热,就容易化火啊。

这种火的本质是因为"不通"导致的,如果不能认识到不通这个问题,不论你怎么满,不论怎么补,都无法解决火的问题。

我们也不要因为容易上火而过于焦虑,你能上火说明你的阳气还足,这不是坏事是好事。

我还记得前几年,每次跟母亲聊天都要叮嘱我,平时要多消火啊。

因为她在前几年正处于更年期,体内多火状态,所以她就认为所有人都跟她一样体内有火

我母亲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气很足的人,说话嗓门大,隔壁村对话直接靠吼的那种,所以气有余便是火。

这不是坏事,是好事。

火,认识清楚了,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会上火?而不是下火呢?

我曾经想这个问题想了好多年,一直没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后来有一次,跟孩子们一起玩放风筝,看到风筝飘在天上终于想明白了这火为什么容易往上走。

在我们身体里,五脏六腑都是有火的,肾里的火叫做資火,肝里的火叫做肝火,心里的火叫做心火,胃里的火叫做胃火,胆里的火叫做胆火,肺里的火叫做肺火。。。

但是总归起来只有两种火,一个是君火,一个是相火。

君火就是向上的火,相火就是向下的火。

这身体的两股火,一股向上一股向下形成一个闭环。

那身体为什么上火了?

只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向上的火力太猛了,另一个原因是向下的火降不下去反弹回来了。

肝火心火是向上的,我们经常说的肝火旺心火大,其实是同一类,是向上的火力太猛了,

胆火肺火胃火是向下的,我们经常说的青火旺肺火旺,其实也是同一类,是因为向下的火降不下去。

如果您是一个非常容易上火的人,现在不妨来思考一下,你是属于向上的火力太过还是火降不下去?

这是方向性问题,是一定要分清楚的。

现代人上火是家常便饭,大家已经知道大多是虚火。我把上火人群分为这么3类,大家去对号入座一下

第一种人群是:肝肾明虚型,肝肾屋下焦,下焦缺水了,火气就顺着肝气往上冲,冲到眼链说明是肝火,冲到舌头说明是心火。这类人的特征是:舌头红,容易渴,喜欢喝凉水,一熬夜上火症状王,一生气上火症状就加王,为什么呢?因为熬夜伤明,相当于体内的水更少了,水少了火就更旺了。

第二种类型是:相火不降型,胆火胃火降不下去就反弹回来,成了上焦的火,那咱们接着思考:相火为什么降不下去呢?这里面的原因其实还挺复杂的,其中最多见的湿气阻滞,

这就是李东垣所说的:气机不利,郁而化火。

湿气把通道堵住了,火气下不去就只能从上面反弹,就形成这种郁火

这类人的特点:舌普厚誠,容易口苦,有口臭口气,大便粘滞或者便秘,

第三种类型是:中土虚,土不能伏火,中土指的就是脾胃,中土虚指的就是脾胃虚。在人的三焦系统里,简单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火,最下面一层是水,中间一层是土。

如果中土这一层太薄了,就不能压制地核的火,就会形成火山爆发

大面积的火山爆发,火气全部往上飘,人的上面就很热,下面的热能少了就很寒,慢爆地就形成上热下寒的格局。

这种类型在我们现代是非常常见的,这类人的特点就是:容易上火也容易腹泻,上半身常常感觉到燥热,下半身常常感觉到寒。舌头上半部分红的,下半部分是白的。

好啦,将常见的上火分成这么三种类型,大家去对号入座一下。有些人可能是比较单纯只占一种,有些人是比较复杂占了好几种。

大家要知道,身体上火往往不是真的多了很多火出来,身体上火只是体内能量流动出现了一点小问题而已,

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火请掉,因为你清掉的火都是体内宝贵的阳气

把阳气扑灭很简单,要重新补回阳气就比登天还难。

要把上火体质调到正常,也非常不容易的,只有深刻认识到上火的本质,加上适当的调理方法,坚持调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那中医有哪些方法?

先说汤药。

肝肾阴虚型上火,要治本当然要去补肝肾之阴。

补肝肾之明的方法太多太多了,六味地黨丸行不行?

当然行。六味地黄丸还有很多姐妹,像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葡地黄丸等等,都可以的,因为他们都补肾明补肝阴,这就是治本。

上火的问题,首选是汤药效果最稳固,然后是针刺,最后是艾灸。

关于选针划还是艾灸,有一个基本法则,热证多选针刺,寒证多选艾灸。

很多人说自己不会下针,那就又灸吧。

给大家推荐一组万能的“下火"穴,只要是火,不论实火虚火,不论是君火上升太过还是相火降不下来,不需要去管那么多,找到这几个穴位进行刺漱,就可以把火降下来

大家学好笔记本记下来哦。

下火通用穴:

足三里+阳陵泉+合谷+涌泉+太溪。

穴位是有点多,那也没办法,因为要考虑到体内各种火。

这个配穴思路说来也简单,足三里强壮脾置可以降胃火,阳陵泉可以降胆火,合谷降肺火,涌泉引火归元,太溪可以滋补肾阴滋明降火。

这5个穴位联用,把体内的火气统统都能拽下来,如果不懂辩证就用这5个穴位吧,一定管用。

最后,我们知道了这么多下火的方法,自己平时在生活中也得注意调养。

肝肾阴虚的人,平时要多吃滋阴的食物,多喝汤少纵欲少熬夜。

相火不降的人,平时多祛澧多运动,夏季多出汗让气机通畅,让火气船够下行。

中土虚的人,平时用上热下寒泡脚方泡脚,饮食上更要注意寒热搭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