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16时许,沪昆高速江西上饶段,一辆满载的大客车因故障无法行驶,被迫停在了慢车道上,车上59人被转移至收费站路口,滞留在上饶东收费站外广场。

在等待车辆维修时,江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交警五支队民警为乘客送来泡面、矿泉水等,并安排专人值守在现场,随时了解乘客们的需求。

“江西交警这么好,我们要发到网上去”,群众的质朴话语,让这份温暖从高速公路蔓延至整个网络。

随着新华社、公安部、央视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账号的接力报道,人们发现,这既是警民互动的动人瞬间,更是江西高速交警五支队将“为民服务”融入日常的生动注脚。当该暖心视频刷屏网络时,网友们在评论区留下的不仅是“江西交警太暖了”“困难面前,国家会出手”“太需要这样的警察了”的感慨,更折射出群众对江西高速交警五支队暖心救助、贴心服务的充分认可和由衷肯定。


快速响应,危急时刻化身“守护者”

江西高速交警五支队民辅警“家人式”服务59名滞留乘客的场景并非孤例。无论是节假日大车流,还是恶劣天气下的突发状况,支队始终以“快一秒、暖十分”为准则,以心换心,守护每一段归途。

这支队伍始终以“家人式”服务践行为民承诺,他们的速度密码藏在两个创新机制中。由“铁骑+无人机”编织的“空地协同”巡逻网,能充分发挥无人机、铁骑、折叠电动车灵活机动优势,做到突发情况快速响应、快速抵达。

而节假日驻守易堵路段的“分段驻警”模式,打造“10分钟快速处警圈”,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导致拥堵缓行的“第一辆车”。正如被救援司机所言:“人民警察为人民,救援快得像电影!”


科技赋能,贴心服务“零距离”

如果说快速响应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利剑,那么科技赋能则是提升服务质效的法宝。五支队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创新举措,不断延伸服务触角。

为进一步提升导航预警提示精准性,让群众知险避险。五支队利用高德预警精灵,实现实时路况“云守护”。支队辖区内的巡逻警车、交维车辆均安装了高德预警精灵,当路面出现拥堵缓行或发生交通案事件时,巡逻车辆在赶赴现场后方做好事故现场预警的同时,高德预警精灵可立即根据路况向后方来车智能推送导航语音提示。“五一”期间智能推送路况信息526条,让群众“未堵先知”。

针对事故处理效率低的痛点,大力推广事故处理“一键办”。针对轻微事故,推出“视频快处+线上调解+警保联动”模式,依托“交管12123”平台实现线上取证、远程定责,事故处理时长缩短60%。配套推出《视频快处指南》,培训施救员担任“引导员”,让群众“一次办、极速办”。

针对警企信息不互通、不共享的堵点,接入智慧管控“新帮手”。支队与顺丰物流开展警企共建,将顺丰的 “高速慧眼” 系统接入情指中心。在高峰期,有 10 辆以上顺丰车辆同时在辖区动态 “巡逻”,借助AI图像识别动态感知路况,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暖心细节,服务触角“全延伸”

在追求效率与科技创新的同时,五支队更懂得“服务需要温度”的真谛,将“家人式”关怀融入每一处细节,让群众在漫长的旅途中感受到来自高速交警的温暖。

服务区里24小时亮灯的“爱心驿站”,不仅是提供开水、药品、搭电宝、充气泵等物品的便民站点,更是南来北往旅客的临时避风港。而面对事故货车驾驶员面临货损惨重的困境,他们推出的“爱心义卖”更显人性化光辉——2024年1月那次为牛奶车挽回万元损失的义卖,既解了驾驶员的燃眉之急,也让“有人情味”成为群众口口相传的标签。


问需于民,服务升级“贴民心”

真正的服务升级,永远建立在倾听民意的基石上。五支队坚持问计于民,在“集民智”中求真经。

五支队通过“三上门两加强”机制走访运输企业,在服务区设置“金点子”征集海报,特别是搭建的高频通行客货运输车辆微信群,更是构建了警民“连心桥”,让群里的驾驶员变身“义务巡逻员”。这种将群众纳入治理体系的创新,既收获了167条宝贵建议,更编织起警民共治的安全网络。

从紧急救援到日常守护,从科技攻坚到暖心服务,江西高速交警五支队用行动诠释着:真正的“出圈”从不是流量加持的偶然,而是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的必然。

正如网友所说:“这才是人民好公仆!”当晨曦再次洒向高速公路,这支队伍依然坚守在路上,用实干之笔续写着警民同心的温暖篇章。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祝顺利

稿件来源:江西公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