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以劳育人”实践内涵,20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宁国市西津小学面向全体学生发起家庭劳动实践暨“劳动特色奖章”争章活动。通过家校联动,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锤炼品格、涵养责任,以系统化劳动技能培养计划为成长奠基。
劳动清单育技能:六年储备48项生活本领
本次争章活动以《西津小学“以劳育人”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方案》为指导,要求学生在假期中完成个性化劳动实践清单。根据学校制定的“3+1”阶梯式培养体系,每学期每位学生需掌握3项基础生活技能与1项创意劳动技能,六年累计将习得48项实用本领。低年级学生从整理书包、养护绿植起步,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解锁烹饪家常菜、管理开支和旅游出行等技能,形成螺旋上升的劳动能力图谱。
五育融合显特色:家庭劳动变身成长课堂
假期中,学校德育处倡导把家庭场景转化为劳动教育实践场:家长化身“家庭劳动指导员”,在带领孩子完成劳动清单任务中,传递劳动智慧,传承家风文化。大家通过拍照打卡、录制技能微视频等方式记录成长点滴。
多维赋能真成长:劳动淬炼担当
西津小学将此次活动作为西津小学劳动教育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既让学生体会“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更引导其感悟劳动背后的家庭责任与社会意义,为培养“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新时代少年提供了创新范式。
(章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