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灌正当时,农田“喝饱水”

作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

崇州今年计划粮食种植面积48.2万亩

其中水稻32万亩


面对复杂气象条件与上游来水波动情况,崇州市水务部门联合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以数字技术助力科学调度、全域联动,全力保障春灌育秧用水,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打破壁垒,构建“水网一盘棋”


春灌保障,水源是关键。崇州市与外江管理处通过研究分析岷江流域水文数据、灌区需水预测需求,打破壁垒,构建“水网一盘棋”,个性化制定《春灌水资源动态调度方案》,借力数字技术精准匹配水源供给与农田育秧需求,创新实施“错峰轮灌”机制。


针对崇州平坝与山丘区地形差异,水务部门将灌区划分为多个村级网格,制定分时供水计划。育秧关键期,已累计调水约2500万立方米,保障了约3.6万亩育秧田的用水需求。

智慧水利赋能高效灌溉


“随着夏粮生长关键期的到来,我们与外江管理处深化合作,依托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和水权水价改革,推动水资源管理向智能预判、动态优化升级,全力守护‘天府粮仓’的丰饶与希望。”崇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崇州市聚焦输水“最后一公里”,对重要干支渠开展“健康体检”,修复渠道约12公里,渠道清淤约36公里,维修养护各类水闸25处,大力提升水利工程设施的调蓄能力和供水能力。


蓄水保水方面,崇州市水务部门和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合力构建“水库+山坪塘+田间蓄水池”三级储水网络,累计蓄水600万立方米,山丘区灌溉保障率大幅提升。


记者|唐海龙

编辑|张海峰 周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