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绝对是我国抗战片的标杆之一,李云龙那句“二营长,意大利炮呢?给我拉来!”让人热血沸腾。
很久以来,大家都认为李云龙的原型人物是我国开国中将王近山。但王近山女儿却曾表示,自己的父亲并非是李云龙的原型人物。
李云龙究竟是根据谁的革命故事创作的呢?陈赓将军的儿子给出了答案。
“王疯子”
在一次采访中,王近山的女儿王媛媛否认父亲是李云龙的原型,但陈赓将军的儿子却说自己认识写《亮剑》的作者,李云龙的原型人物有三位,分别是王近山、查玉升和陈康。
其中,李云龙的战斗经历大部分取材于王近山。
李云龙在129师担任重要职务,而王近山也曾担任过129师772团副团长、769团团长等职务。
剧中,李云龙曾经率领一个营埋伏蹲守日军战地观摩团,击毙了该团100多人,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日本的军官,有1个少将,6个大佐。
这场战斗的来源就是王近山1943年打过的一场战。
当时,王近山兼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被安排率领386旅16团秘密赶赴延安执行保卫作战,同时,王近山还得护送一批干部和家属到大后方。
秘密赶赴的意思就是在路上要减少战斗,最好就是不要和敌军对上。因为一旦开打,我军直奔延安的消息必定会被暴露,如此一来必定难以确保后续任务能有效展开。
王近山人称“王疯子”,打仗舍生忘死,冲在第一线。可“王疯子”面对这一命令也发愁了,为什么呢?
日军在我军驻地周围“扫荡”,想要出去,就得打,更重要的是,王近山的部队里还有大批家属。怎么办呢?
起先,王近山让所有战士伪装成普通老百姓,从日军的眼皮底下穿过了汾河、同蒲路两道封锁线。但走到洪洞县韩略村时,王近山却不走了。
这里是日军扫荡的重点之一,经常有日军出没,附近百姓遭受其害颇深。
王近山决定要在这里打一仗,灭了日军嚣张的气焰。
经过一晚的部署,王近山率领的16团布置好了埋伏圈。天亮不久后,王近山就看见13辆日军汽车进入埋伏圈。
“砰”的一声,王近山大喊“跟我来,冲啊!”我军战士纷纷拔枪冲锋,日军全懵了。
不到3个小时,13辆汽车上的120多个日军全被歼灭,只有3人逃了。
事后,王近山才知道这些车上坐的都是日军精英组成的“占地观战团”,他们本来要去太岳前线观战,不曾想被王近山送去了阎王殿。
日军得到消息后,暴跳如雷,当即派3000人围剿王近山。
王近山早知日军不会善罢甘休,让大部队换整为零,避开了日军的搜查,并顺利抵达延安。
毛主席见到王近山时特别高兴,握着他的手说“我早就听说有个红四方面军的王疯子现在成了吴下阿蒙了,了不起呀!”
枪不离身的中将
李云龙作战经历取自王近山,他大大咧咧又粗中带细的性格则很大可能取自查玉升,为什么这样说呢?
查玉升也是129师的,他还是王近山手下的团长,前往提到的16团团长就是查玉升,他后来也成为了陈赓儿子的领导。
有一回,日军搞到了陈赓所在地信息,突然袭击了陈赓的386旅,将陈赓团团围住。陈赓突围多次却始终没能杀出来。
关键时刻,查玉升率军赶到,与陈赓协同作战,将386旅和陈赓救了出来。这一仗让陈赓看见了查玉升的作战能力,打起来和“王疯子”一样,都是不要命的打法。
陈赓想要提拔查玉升,许世友则表示,要先给查玉升一个小考验,看看他能否担任团长一职。于是,两人让查玉升担任了特务队队长,主要任务是揪叛徒。
叛徒汉奸藏得很深,没点耐心和计谋的人是抓不到他们的。
查玉升撩起袖子就是干,他挑了一些身手好的战士,又召集正义人士,从细枝末节入手,一抓一个准,出色完成了考验。
查玉升有一个习惯就是枪不离身,即便是晚上睡觉,枪也得放在手边。查玉升曾表示,战士就得有极高的警觉性,能做到时刻投入战斗。
猛虎中将
李云龙原型的最后一位是“猛虎中将”陈康,他也是129师的,担任过386旅17团的团长一职。
陈康文化程度不算特别高,但他记性很好,总能提出克敌制胜的办法。
1942年,陈康担任772团团长,他提出要“搅乱敌占区,加强敌后的武工队活动,破坏敌军的交通、桥梁等据点,向敌占区边沿外部发展我军势力,从而粉碎敌人对我军的蚕食行动”。
陈康还表示,我们要把地雷按在根据地周围,让敌军不敢进来。白天对敌军打冷枪,晚上搞袭击,让敌军不得安宁。
陈康的意见被采纳了,首个布雷试点放在东裕。
很快,1500多名日伪军准备进攻我军在东西裕的驻地,陈康率领772团迎战。
当日军的先头部队来到十里岭南坡时,我军提前布置好的地雷阵派上用场,日军每走一步,地雷就响一下,吓得日军不敢再往前,改变了进攻方向。
但陈康已做好了准备,日军一来,我军便发起猛烈攻击,毙伤20多日军。
日军又一次改变方向,想从东裕盆地进攻。当日军来到东裕村附近,陈康的地雷阵再次派上用场。
日军不敢走大路,只能走没新土的小路,行军速度被延缓,走了一上午才到西裕村,而陈康早已率军等候多时。
日军一到就遭到了我军拉雷袭击,再次选择后退。陈康一步步将日伪军牵引到东峪大操场上,这里是为日伪军精心准备的包围圈。
当日伪军昏昏欲睡时,陈康率领部队将敌军包围,接着,杀入操场,把懵逼的日伪军打的落荒而逃,连枪支弹药都来不及拿。
此次突袭,陈康缴获了两匹战马、大量枪支和两万多发弹药,并将日伪军逼撤,进一步巩固了我军岳南根据地。
陈赓大将夸赞陈康是“猛虎”中将,不仅打仗厉害,还会兵法,李云龙足智多谋这点想必是取材陈康。
参考资料:
[1]文史月刊 《陈康将军和772团——沁水东西峪反“扫荡”前后》 20241025
[2]人民网 《李云龙现实中的原型你知道是谁吗?》 20170309
[3]央广网 《[纪念抗战不能被忘却的那些人]“疯将”王近山》 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