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麻”,也没有“辣”。
刚刚过去的4月份,天津新房市场甚是平淡。
全月共计签约52万平米。
乍看是年内第二高,但实际上,按今年的月均来看,才刚刚“及格”。
较3月,环比量跌了28%。
对比去年同期,同样不及。同比量跌13%,创近13年来新低。
已经跟去年7、8月差不多水平了。
这也预示,若没有政策干预,今年的七八月会不太乐观。
之所以4月会如此低迷,原因很复杂:
1)从去年10月到现在,政策效力已经释放完。
而今年又没有出有力度的政策,连降准、降息都没有。
基本上是,纯靠市场推动。
所以,冲高后出现回落,太正常不过。
2)受关税战影响,以及今年入学报名的提前,今年的小阳春结束得有点早。
前者虽对房地产的直接冲击不大,但会影响整体信心和预期。
尤其对于改善来说,换房的需求并不刚。
等局势稳定也无妨。
而后者影响的是增量需求。
毕竟,天津楼市最大的卖点就是学区。
需求支撑不足,导致3月份的热度,并没有过延续到4月。
成交早早就呈现颓势。
3)成交集中化愈发加剧,新产品已成绝对主力。
原来是分化,现在是极化。
市场上叫好又叫座的,无一例外都是新产品。
而且,今年是“两低一高”的巅峰,越是新盘后发优势越强。
加之,今年的开盘潮集中在5、6月。
不完全统计,仅市区+环城就有10多个。
包括信达金地中山印、金地清峯上、中交海河玺二期、中海津華玖章、金茂泮湖满庭、金地喜悦里等。
导致很多买房人在等新盘。
一图更好的产品,二想等等看首开价。
所以虽然市场关注度有,但却并未体现在成交数据上。
分区来看,几乎“全线下滑”。
16个行政区,14个成交量均环比下跌。
红桥和蓟州成了唯二的“特例”。
尤其红桥,着实让人刮目。
在别的区大都量跌两三成的情况下,红桥不仅实现了逆势量涨,涨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1%!
全市涨幅最高!
也就是说,今年4月份,红桥卖出了3月两倍的量。
对比去年同期,涨幅更高,约达267%!
同样全市领涨。
即便横向对比,也十分出挑。
2.2万平米,仅次于河西、河东,位居市区第三。
主要得益于建投誉河院2号院以及城投格调观槿花园的首开入市。
一个签约64套,一个签约93套。
双双冲进了全市TOP10。
尤其城投格调观槿花园,不仅位居套数榜&面积榜第二,还以3.9亿元拿下了全市金额榜销冠。
带动得红桥区愈加“高光”。
不止成交量翻倍涨,价格亦全市领涨。
4月,红桥新房成交均价为30088元/平米,环比价涨11.3%。
已经赶超了河东、河北。
与河西区一道,位居3万+档。
除了红桥,南开、河西、河北、西青、静海、宝坻、蓟州的4月成交均价,也实现了环比上涨。
涨幅在1.3%-8.3%不等。
正好“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涨跌平分秋色。
值得一提的,天津新房整体价格上涨了。
4月份,天津全市新房成交均价为18736元/平米。
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6.0%。
并一举刷新了2024年7月以来的最高值。
原因无他,现在市场性质已变。不再是刚需的天下,全市成交TOP10中,前三甲套均价全在200万以上。
高价盘成交多了,整体均价水平自然被拉高。
这属于结构性上涨。
另外,市区楼盘成交占比多了,也会拉升整体房价。
而4月份,市区成交份额已达18.7%,为当月占比提升幅度最大的。
由此,不难看出,现在的市场,又进入短暂低迷期。
成交量跌,成交价涨。
买房需求都在往局部热点扎。
从而形成了“结构性涨价”“结构性热销”的奇特现象。
这也表明,当下的市场并未真正好起来。
信心不足,行情阶段性震荡。
接下来的这个5月,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量跌的趋势不能止住,那么政策大招就必须得“上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