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汉蹲地头吧嗒旱烟,瞅瞅天又阴了——这月都第8场雨了。手机天气预报叮铃响,16℃的白天配4℃的夜,穿单衣冻胳膊套棉袄热汗。村口大喇叭喊大风蓝色预警,晾场上的玉米囤子得赶紧压塑料布,去年就被风掀跑过两筐。



黑龙江地图上的雨带像条活蛇,5月6号哈尔滨先飘零星雨点,8号开始往东钻,鸡西牡丹江跟着湿鞋。大庆北和绥化南的老把式犯难了,播种期碰上下不停的中雨,种子会不会在地里泡发芽?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老理儿搁这儿失效了,地里黏糊糊的犁都拉不动,地膜下全是潮气。南边更热闹,华南江南的强降雨带着雷暴,听说有村子冲了土坯墙,可咱这儿的雨咋就没个准头?李大姐晾在院中的新麦遭了殃,刚晒半干就被突来的阵雨浇透,搓着湿漉漉的麦穗直叹气。

气象站说冷空气南下撞上暖湿气流,可庄稼人不懂这些,就知道裤脚没干过三天,锄头都长霉点了。双鸭山的老张头翻出压箱底的农谚本,“五月连阴吃饱饭”到底灵不灵?连着两年倒春寒让人心慌。



哈尔滨街头有人穿短袖打伞,有人裹着夹克缩脖子,这天气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没个预兆。

全国天气图上黄的红的一片,新疆陕西的浮尘天让货车司机犯愁,咱这儿的雨水却成了“磨人精”。田里的玉米苗刚露头就被雨水拍歪,补种的钱从哪儿来?合作社的王主任蹲在田埂上抽烟。

气象APP说明天雨势加大,可播下去的大豆种子还没扎根,老把式们站在屋檐下望着天发愁。



我个人觉得,这天气就像给农人种地设关卡,现代预报虽准,可老天爷的脾气还是摸不透。黑河市的低温让大棚菜遭了殃,黄瓜秧打蔫儿,菜农们盯着温度计直跺脚,补光灯24小时开着。

“秋老虎夏旱见得多,这春脖子长得出奇”,村口大爷的话让人心惊,往年五月早该晒谷了。

雨水隔三差五来一趟,晒谷场成了水塘,收割机进地直打滑,粮站的收购日期却不等人。未来三天的预报还挂着雨,农人的背篓里装着种子和担忧,地头的小路被踩出深深的泥印。这场跨月的连阴雨像道坎,横在春耕的节骨眼上,到底啥时候能盼来个响晴白日?

老天爷的脸变来变去,咱农人的心总牵着地头那点收成,只盼风雨后能有个好年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