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默然
周敏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刚停稳的快递车。五月的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她脸上,斑驳的光影掩盖不住眼角的细纹。她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短发,发根处新长出的白发倔强地挺立着,像是对她四十五岁年龄的无声宣告。
"妈,我面试通过了!"女儿小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雀跃。
周敏转身,接过女儿递来的录取通知书,手指微微发抖。白纸黑字上印着那家知名外企的名字,她反复看了三遍才敢确认。小雨大学毕业在即,这份工作意味着她终于可以真正独立了。
"太好了,妈妈真为你高兴。"周敏把女儿搂进怀里,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洗发水香气,恍惚间想起十七年前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时间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晚饭时,儿子小阳也回来了。这个比小雨小两岁的男孩刚参加工作半年,脸上还带着初入职场的青涩。周敏做了他们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和清炒西兰花,餐桌上难得地摆了三副碗筷——平时两个孩子都忙,很少能凑在一起吃饭。
"姐,你那公司待遇怎么样?"小阳一边扒饭一边问。
"起薪八千,转正后有一万二。"小雨的语气里透着骄傲,"妈,以后我每个月给你三千,你就别那么辛苦了。"
周敏夹菜的手顿了一下。她看着女儿明亮的眼睛和儿子日渐宽阔的肩膀,突然意识到自己等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孩子们真的长大了。
"妈不用你们的钱,你们自己攒着。"她轻声说,"小阳以后结婚买房,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我爸不是说我的婚事他管吗?"小阳撇撇嘴,"虽然他现在连我电话号码都不一定记得。"
餐桌上短暂地沉默下来。周敏低头喝汤,热气模糊了她的视线。前夫张成再婚后有了新的家庭,虽然抚养费按时打来,但对孩子们的关心仅限于逢年过节的一通电话。这些年,是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从三十多岁的少妇熬成了如今的中年妇人。
晚上收拾完厨房,周敏习惯性地检查门窗。路过小雨房间时,听到她在打电话:"...我妈这些年太不容易了,为了我和弟弟一直单身...现在我们都大了,我真希望她能找个伴..."
周敏轻手轻脚地走开,胸口泛起一阵酸涩。她回到自己房间,从床头柜抽屉里取出一个铁盒,里面整齐地码着各种票据——学费收据、医疗费账单、房屋贷款还款凭证...最下面压着一张泛黄的离婚协议书,日期是十二年前。
那年小雨刚上初中,小阳还在读小学。张成有了外遇,离婚时信誓旦旦地说会负责孩子们的未来。周敏没有争辩,只是默默接过了抚养权。她记得自己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孩子们受委屈。
亲戚朋友不是没给她介绍过对象。表姐曾带来一个丧偶的中学老师,对方条件不错,也表示愿意接受两个孩子。但见面那天,小阳发高烧,周敏在医院守了一夜,约会自然泡汤。后来她想通了,与其让孩子们适应新的家庭关系,不如自己咬咬牙挺过去。
"妈,你睡了吗?"小雨轻轻敲门。
周敏赶紧把铁盒塞回抽屉:"没呢,进来吧。"
女儿抱着枕头钻进她被窝,像小时候那样依偎在她身边。"我今天太高兴了,睡不着。"小雨的声音闷闷的,"但想到以后可能要去外地工作,又有点舍不得你。"
周敏抚摸女儿的头发:"傻孩子,妈妈永远在这里。你想飞多远就飞多远。"
"其实...我希望你能为自己活一次。"小雨突然说,"我和弟弟都大了,你不用再为我们牺牲什么了。"
黑暗中,周敏感觉眼眶发热。她想起这些年拒绝过的约会、推掉的聚会、放弃的晋升机会...所有选择都是为了两个孩子能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成长。现在,她突然不知道没有孩子作为重心的生活该怎么继续。
第二天是周六,周敏照例去早市买菜。路过小区门口的房产中介,她驻足看了看橱窗里的房源信息。这套两居室是离婚后买的,当时觉得刚好够住,现在却显得空荡荡的。
"周姐,看房啊?"中介小刘热情地招呼她,"最近有个新楼盘,特别适合您这样的单身人士..."
单身人士。这个词让周敏愣了一下。她习惯了被称作"小雨妈妈"或"小阳妈妈",几乎忘了自己首先是个独立个体。
回到家,小阳正在客厅打游戏。"妈,我下个月要搬去公司宿舍了,"他头也不回地说,"离单位近,加班方便。"
周敏手里的塑料袋差点掉在地上。她勉强笑了笑:"好啊,记得常回来吃饭。"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飞快。小雨毕业后正式入职,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小阳也搬去了宿舍。周敏的微信突然安静下来,不再有孩子们要生活费或问晚饭吃什么的留言。她开始有大把时间做以前想做却没空做的事——报名了烘焙班,重新捡起荒废多年的油画,甚至独自去看了场电影。
一个周末的下午,周敏在公园写生时遇到了多年不见的高中同学李建军。他离婚五年,女儿跟了前妻。
"你一点没变,"李建军看着她画了一半的荷花,"还是那么安静优雅。"
周敏笑着摇头,指了指自己的白发。他们聊起各自的子女,聊起这些年的生活,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
"有空一起喝咖啡吧,"分别时李建军说,"我朋友开了家不错的店。"
周敏没有立即回答。她想起小雨的话,想起空荡荡的房子,想起这些年来压抑的孤独感。风吹过湖面,泛起细碎的波纹,就像她此刻不平静的心。
"好啊。"最终她听见自己说。
回家的路上,周敏走得很慢。暮色中,路边的月季开得正好。她突然想起有人说过,有些花的花期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