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小雨,去哪了?再不回来我上你家找人了。"刘建国抓着手机,眉头紧皱成一团。
"哎呀,人家这不是在做饭嘛,马上就好。"电话那头传来女人轻柔的笑声,"别急,咱们都在一起八年了,还怕我跑了?"
刘建国松了口气,挂断电话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日历。五月二十号,后天该给老家打钱了,儿子这学期的学费快到期了。
这双面的日子,他已经过了整整八年。
01
刘建国是个普通的北方男人。
四十五岁,不高不矮,壮实的身材,眼角已有了几道皱纹。
他早已习惯了城市的生活节奏。
这里高楼林立,街道繁华,与他千里之外的小县城形成鲜明对比。
十年前,他只是个小包工头。
带着几个同乡来到城市,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那时候的他,连一个像样的工地都承包不下来。
整天骑着二手摩托车在各个工地间奔波,就为了接一点零活。
日子过得苦,却也有盼头。
妻子李梅在老家带着刚上初中的儿子,日子过得清贫但规整。
刘建国每个月都会寄钱回家,从不间断。
"等忙过这几年,我就回去。"他总是这样对李梅说。
李梅从来不多问什么,只是默默地点头。
她相信自己的丈夫。
转机出现在五年前。
刘建国通过老乡介绍,认识了一个本地开发商。
那是个难得的机会,开发商正在寻找能干的小包工头。
刘建国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拼命工作,白天在工地上跑前跑后,晚上还要去陪开发商喝酒。
一年后,他手下已经有了三十多个工人。
两年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小公司,承包了整个小区的内部装修工程。
三年后,他开始独立承包小型住宅项目。
事业有了起色,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
"工地上太忙了,走不开。"他对李梅解释。
李梅依然不多问,只是叮嘱他注意身体。
刘建国的儿子刘小东也习惯了父亲的缺席。
每年过年,刘建国会回家住上几天。
给儿子买最贵的球鞋,给妻子买金首饰。
但他心里清楚,物质补偿弥补不了他的缺席。
家里的气氛,越来越像是客人来访。
李梅端茶倒水,招待着这个越来越陌生的丈夫。
刘小东考上了大学,是县城里的第一个北大学生。
刘建国破天荒地回去参加了儿子的升学宴。
他满脸红光地接受着乡亲们的恭维,心里却有说不出的失落。
儿子的成长,他几乎错过了全部。
回到城市,刘建国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他的生活轨迹,已经与家乡彻底分离。
02
第一次见到林小雨,是在一次酒局上。
那是八年前的事了。
林小雨是一家装饰公司的会计,比他小十岁。
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色长裙,安静地坐在角落里。
不施浓妆,却有着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的气质。
刘建国当时只是觉得这女孩挺特别的。
不像其他年轻女孩那样浮躁。
酒过三巡,大家开始划拳行令。
林小雨不胜酒力,却被同事们起哄。
刘建国看不下去,帮她挡了几杯。
"谢谢。"她小声说,眼睛里有着真诚的感激。
散席后,刘建国主动提出送她回家。
"不用麻烦了,我自己打车就行。"她婉拒道。
"这么晚了,不安全。"刘建国坚持。
那晚,他们聊了很多。
都是外地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林小雨来自南方一个小城市,大学毕业后直接来到城市工作。
"家里人想让我回去,找个稳定的工作,嫁个稳定的人。"她笑着说,"但我想自己闯一闯。"
刘建国没提自己已婚的事实。
他只说自己是做建筑的,生意还算可以。
分别时,他要了她的电话号码。
之后的半年,他们经常见面。
一起吃饭,看电影,或者就只是散步聊天。
刘建国感到久违的轻松和愉悦。
不需要考虑工地上的麻烦事,不需要担心家乡的责任。
林小雨喜欢听他讲工作上的事情。
她会认真地给出自己的建议,虽然不一定专业,但总能让他看到不同的角度。
刘建国渐渐明白,自己喜欢上了这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姑娘。
但他隐瞒了自己的婚姻状况。
"我早就离婚了,"他对林小雨说,"孩子跟他妈生活,我每年会回去看看。"
林小雨相信了他。
她没有理由不信。
在她眼里,刘建国是个成熟稳重的男人,事业有成,却又不失温柔。
半年后,他们开始同居。
刘建国在城市的郊区买了一套不起眼的小区房子。
两室一厅,不大,但温馨。
林小雨亲自布置了家具和装饰,把这个小家变得格外温暖。
刘建国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
早上醒来,看到林小雨在厨房忙碌的背影,闻着咖啡和面包的香气。
他会想,这才是生活应有的模样。
但现实很快将他拉回。
他需要同时维持两段关系,两个家庭。
这意味着更多的谎言,更多的伪装。
对妻子,他说自己住在工地上,为了方便管理。
对情人,他说自己是单身,偶尔需要出差。
两边都不会怀疑,因为他处理得足够小心。
刘建国开始了自己的双面人生。
03
刘建国的秘密有一整套维持系统。
首先是手机。
他有两部手机,一部联系家里,一部联系林小雨。
两部手机从不同时出现,从不交叉使用。
与家里的联系,他控制在每周一次电话。
时间固定在周日晚上八点,内容大多围绕生活费和儿子的学习。
他很少问李梅的生活,李梅也习惯了这种简短的交流。
与林小雨的交流则频繁得多。
每天早晚的问候,工作中的调侃,下班后的约会安排。
这种反差让他有时感到内疚,但更多时候,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分裂的状态。
钱的问题是最麻烦的。
他需要精确计算每个月的收入分配。
家里的生活费和儿子的学费是固定的,不能少。
与林小雨的生活,则需要另一笔开销。
好在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收入也随之增加。
只要控制好开支,两边都不会发现异常。
朋友圈是另一个需要警惕的区域。
在老家,他的社交圈主要是亲戚和老同学。
在城市,他的朋友多是工地上的合作伙伴和林小雨的同事。
他小心翼翼地确保这两个圈子永远不会有交集。
每次回老家,他都会提前告诉林小雨自己要出差。
通常是三到四天,绝不会太长。
"大项目,绕不开。"他解释道。
林小雨从不多问,只是叮嘱他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每次离开前,他会买一些林小雨喜欢的小礼物放在家里。
回来时再带一些"出差地"的特产。
这些细节,让他的谎言显得更加可信。
有几次,他差点暴露了自己的秘密。
一次是老家一个远房亲戚来城市打工,想找他帮忙。
刘建国连夜安排人把这个亲戚送到了另一个城市的工地。
高价承诺,只要不来城市。
还有一次,林小雨的同事在商场看到他和一个供应商吃饭。
正想过去打招呼,却被刘建国眼疾手快地以电话会议为由支开了。
每一次危机,都让他心惊肉跳。
但同时也让他更加谨慎,更加完善自己的双面系统。
八年时间,足以让任何谎言变成一种习惯。
刘建国有时甚至分不清,哪边才是真实的自己。
是那个每年只回家三四次的成功商人?
还是那个每天陪伴林小雨,分享生活点滴的温柔男友?
或许两者都是,又或许两者都不是。
他只知道,这样的生活必须继续下去。
因为他既不想失去事业,也不想失去林小雨。
而回到老家的生活,对他来说如同噩梦。
04
平静的日子在第七年开始出现裂痕。
刘小东大学毕业了,专业是土木工程。
"爸,我想去你那工作。"一通电话打破了刘建国的平静。
他愣了好几秒才回答。
"工地上的活太累了,不适合你。"他尽量保持语气平静。
"我学的就是这个专业,实践很重要。"儿子的声音里带着坚定。
刘建国开始编造各种理由。
工作环境太差,城市太乱,房租太贵。
甚至说自己准备转行,工地不景气了。
儿子听出了父亲的敷衍。
"爸,你是不是不想我去?"
刘建国沉默了。
"爸,你在那边到底有什么?"儿子直接问。
刘建国的心跳加速,但很快平静下来。
"胡说什么呢,我能有什么?就是工作忙,没时间照顾你。"
他以不容反驳的语气结束了这个话题。
但这个插曲,让他意识到危机正在逼近。
与此同时,林小雨也开始有了异常。
她开始频繁地问起刘建国的过去。
"你的照片怎么都没有家人?"她某天突然问道。
刘建国愣了一下,随即解释说离婚后把那些照片都销毁了。
"太痛苦的回忆,不想留着。"
林小雨点点头,没再追问。
但刘建国知道,她心里已经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他开始注意到林小雨偶尔会偷看他的手机。
会问起他出差的细节。
甚至有一次,他发现自己的公文包被翻动过。
林小雨在调查他。
这让刘建国既紧张又心疼。
八年来,他给了林小雨太多承诺,却始终没有一个名分。
他理解她的不安,但又无法给她一个真相。
真相太残酷,会毁掉一切。
就在这种紧张气氛中,第三颗炸弹投下了。
"老刘,我怀孕了。"某天晚上,林小雨轻声说道。
刘建国的筷子掉在了桌上。
"你说什么?"
"我怀孕了,两个月了。"林小雨的眼睛里闪烁着期待。
刘建国脸上挤出笑容,但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更深的羁绊,更难以切断的联系。
意味着他的双面生活将变得更加复杂。
"太好了!"他听见自己这样说,伸手握住林小雨的手。
"我一直想要个孩子。"林小雨微笑着,眼中含泪。
刘建国感到一阵眩晕。
他不是不爱这个孩子,而是害怕。
害怕自己的谎言被揭穿,害怕两个世界的崩塌。
但此时,他除了装作高兴,别无选择。
第四个危机来自工作。
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资金链断裂。
开发商拖欠他的工程款达两百多万。
工人们天天来办公室要钱。
供应商威胁要起诉。
刘建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白天应付各种追债的人,晚上回家还要装作一切正常。
他开始失眠,脾气也变得暴躁。
几次差点对林小雨发火,又硬生生忍住。
林小雨察觉到了他的异常。
"是不是工作不顺利?"她小心翼翼地问。
刘建国摇头,"没事,小问题而已。"
他不想让自己的问题影响到她和孩子。
最后一个风暴来自老家。
李梅的表弟在城市的一个工地打工。
通过几次闲聊,发现刘建国似乎并不住在工地上。
"大姐,建国哥在市可能有别的事。"表弟委婉地告诉李梅。
"什么别的事?"李梅敏锐地问。
"我也不清楚,就是听说他好像在郊区有房子。"
这个消息让李梅彻夜未眠。
二十多年的婚姻,磨灭了激情,但信任从未动摇过。
她相信丈夫是为了家庭在外打拼。
现在这份信任开始动摇。
经过几天的思考,李梅做了一个决定。
她要去城市看一看。
不告诉刘建国,带上儿子,亲自去看看丈夫这些年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刘小东全力支持母亲的决定。
"早该去看看了。"他说。
李梅收拾好简单的行李,留了张字条给邻居,坐上了开往城市的长途汽车。
她不知道,这趟旅程将彻底改变三个人的命运。
05
五月的城市,阳光明媚,春风和煦。
林小雨因为孕期反应严重,被刘建国送进了市中心医院。
"没什么大问题,就是需要补充一些营养素。"医生说,"留院观察一天,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刘建国松了口气。
这段时间,各种压力已经让他喘不过气来。
至少孩子没事,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你先回去休息吧,我在这里陪着她。"林小雨的同事小王来看望,对刘建国说。
"不用,我陪着就行。"刘建国摇头。
作为准爸爸,这是他应该做的。
林小雨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脸色有些苍白。
"你真的不用在这守着,我没事的。"她轻声说。
刘建国摇摇头,握住她的手。
"别担心,有我在。"
这一刻,他感到一种奇怪的平静。
仿佛只要守在这里,外面的风暴就与他无关。
然而平静很快被打破。
"刘总,有个工地上的事情需要你处理一下。"手机里传来项目经理急促的声音。
"什么事这么急?"刘建国皱眉。
"钢筋供应商来人了,说再不给钱就停工。"
刘建国深吸一口气。
"我知道了,你先安抚一下,我一会儿回去处理。"
挂了电话,他看向林小雨。
"工地上有点事,我去去就回。"
林小雨点点头,"你去吧,别担心我。"
刘建国离开病房,走向电梯。
此时,医院一楼大厅。
李梅拉着儿子刘小东刚刚走进医院。
"据说爸在这个医院。"刘小东看着手机上的定位软件说道。
他们通过刘建国公司的一个工人打听到,老板今天在中心医院。
"他生病了吗?"李梅担忧地问。
"不知道,我们上去看看就知道了。"
母子俩走向电梯,心情忐忑。
刘建国从病房走出来,准备下楼去医院便利店买几瓶水。
电梯门开了,他下意识地抬头。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电梯里站着他的妻子和儿子。
二十年的谎言在这一瞬间土崩瓦解。
刘建国感到一阵眩晕,双腿仿佛被钉在了地上。
他的两个世界,此刻正以不可阻挡的速度相撞。
李梅一眼就认出了丈夫,脸上的表情从惊讶变成疑惑。
"建国?"她轻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