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数据显示,全国8.35亿的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已经超过2.4亿人断保。那么,有人要问题,现在60岁的老人,还能一次性补缴社保吗?
其实,上面已经明确,2025年养老金制度改革以"渐进式调整"为基调,在全国范围取消60岁一次性补缴政策,同步建立断缴惩罚机制。具体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三大变化要注意
1、60岁一次性补缴成过去式
以前到退休年龄可以一次性补缴社保领养老金,2025年1月起,各地区开始取消60岁一次性补缴政策,针对之前法定的可以60岁一次性补缴的人群,统一执行逐年缴费到65岁,才能一次性补缴。
这条作废!现在要每年连续交到65岁才能补缴,特殊人群除外(比如2011年前退休的国企职工、老知青等)
2、正常社保补缴仅限当年
各地区针对社保断缴人员,不管是上班族还是自由职业者,社保补缴仅限于当年,并且要在12月31日前缴纳。
3、养老金本质“多缴多得”
上海试点新政策:连续交满25年,计发系数提高0.2个百分点,社保缴费补贴,也在向长期缴费人员倾斜。
相反,断缴1年每月少拿20多,按领20年养老金领取周期算,总共少拿近5000块!
二、为啥要改政策?
①突击补缴不公平:
审计署专项调查发现,某省2023年通过一次性补缴获得养老金的群体,人均缴费年限仅19.6年,却享受32.4年缴费者的待遇水平,导致当地养老金财政压力快速上升。
②养老压力太大:
如今,全国有60岁老人3.1亿,养老保险抚养比却降至2.1:1,有些城市养老基金池子见底,甚至有的出现了连续3年收不抵支。
所以,已经明确延迟退休,提高缴费年限,目的就是维持养老金统筹账户的稳定,但这也预示着未来的养老政策只会越来越严苛。
03、断缴的人怎么办?
如果社保断缴,满足条件的,可以到65岁一次性补缴;
如果不满足条件的,延迟退休三年,继续交满最低年限(目前15年)
如果延长3年后,仍然不满足社保最低缴费年限,这种情况只有两条路:
①要么转城乡居民养老,这种将来的养老待遇会大幅降低;
②要么退保,但会损失60%保费,只能退个人账户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