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赵哲峰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一款中高级合资品牌纯电轿车,并且带有智能座舱、端到端辅助驾驶、AI零压座椅、车载冰箱、智能防晕车等越级配置,这样的产品该如何定价?

4月27日,东风日产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日产N7正式上市,售价11.99-14.99万元。此价格一出,发布会现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因为这个价格远比所有人的预期价格还要低得多,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商品规划总部副总部长尚顺事甚至表示“日产N7亏多少不能说”,足以看出东风日产想要夺回市场的决心。

作为东风日产全面转型后的首款产品,“掀桌子”的日产N7能带领东风日产走出泥潭吗?

一、节节败退的日产

两年前的上海车展,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说:“我知道中国速度比其他国家快,但没想到那么快,超乎我们想象”。

的确,自主品牌汽车近年来的飞速进步有目共睹。短短3年时间,自主品牌市占率已经从2021年的41.2%飙升至2024年的60.5%。而在这个过程中,受冲击最大的当属日系品牌,其市占率已经从2021年的22.6%跌落至2024年的13.7%,近乎腰斩。


图源:乘联会

作为日系三强之一的日产,自然也难免受到波及。2021年至2024年,东风日产销量分别为113万辆、90万辆、72万辆、66万辆,下滑速度之快,令人触目惊心。

而从全球市场来看,日产近年来的表现同样不尽人意。2024年,日产汽车全球销量335万辆,同比下滑0.8%,而在2021年以前,日产在全球还能维持400万辆以上的销量。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市场的失守是日产在全球销量大幅下滑的主因,而其在北美、日本等市场的销量则相对稳定。

与此同时,日产的“财务危机”也愈发严重。

近日,日产突然大幅下调其2024财年的财务预期,预计该公司2024财年净亏将达到7000亿日元至7500亿日元(此前为净亏800亿元),约合近40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同时,营业利润暴跌29%至850亿日元,利润率也缩水至0.67%的历史最低点。

诚然,其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调财务预期是受偶然事件影响。日产财务总监在电话会议中表示“超过5600亿日元的特别损失计提成为亏损扩大的直接推手。其中5000亿日元源于全球产能重组带来的资产减值,涉及关闭、缩减全球各地产线等重大调整,‌另有600亿日元用于支付美欧地区的裁员补偿”。

但即使排除这种一次性的资产损失,日产本身的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否则其也不会采取大规模减产、裁员等措施,且此前的预计净亏损也达到了800亿日元。‌

自2018年时任雷诺-日产-三菱汽车联盟CEO的日产卡洛斯・戈恩被捕后,集团内部便陷入混乱局面,去年底与本田的“世纪大合并”也没能成功,接二连三的利空事件也让外界对日产丧失了信心,海外多家机构下调了对日产的评级。

二、“掀桌子”的N7

在过去,合资品牌汽车凭借技术优势和高可靠性积累的口碑,建立了一定的品牌溢价,所以在同级别车型中,合资品牌往往比自主品牌定价高一些。虽然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资品牌也一点点放低姿态,陆续调整定价策略,但最多也就是在性价比方面与自主品牌打个平手。

而这次的日产N7则开创了“合资品牌比自主品牌性价比更高”的先例,所以才引得不少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惊呼“日产掀桌子了”、“xx品牌天塌了”等表述。

毕竟在N7上市前夕,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营销总部副总部长高政浩还说“我们一直在说我们(日产N7)是20万以下最适合家用的纯电轿车”,结果上市当天直接给出了11.99-14.99万元的售价,这欲扬先抑的“套路”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当初小米的影子。

具体来看,日产N7作为一款车长超过4.9米的中大型轿车,其对标车型应该是比亚迪汉EV、小鹏P7+、极氪001、领克Z10、阿维塔12、智己L6、星纪元ES、智界S7等售价区间在20-30万级的产品,但其却直接杀入了比亚迪秦PLUS/L、小鹏MONA M03、零跑B01、深蓝L07、荣威D7、AION S等车型所在的10-15万级市场,在车型级别上直接对竞品形成“降维打击”。而诚意十足的价格也让N7取得了“开门红”,该车上市一小时便大定破万。


而从配置分布来看,日产N7也并非单纯通过超低起售价来博眼球,其入门车型就搭载了全新NISSAN OS车机系统、8155车机芯片、智能防晕车技术、3C快充、无热蔓延电池包等技术,电机功率160kW、CLTC续航540km,基本能满足大多数家庭的用车需求。

12.99万元起售的中配车型则在入门版基础上增加了主驾AI零压座椅、DeepSeep-R1大模型、人脸/手势识别、L2级辅助驾驶(无领航功能)等配置,并且首批车主还可附赠副驾AI座椅、车载冰箱等配置,另外还有高功率电机、续航635km版本可选;高配车型则把智能化拉满,车机芯片升级为8295P,并搭载与momenta合作研发的一段式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城市+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除此之外,日产N7的产品逻辑也非常清晰,就是为家庭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舒适性体验,也由此衍生出了两个配置:AI座椅和智能防晕车技术,而舍弃了性能取向的双电机、可变悬架等配置。


图源:日产官方

其中,AI座椅在日产传统“大沙发”基础上融合了AI技术,通过座椅上49个传感器和19个气囊,实时捕捉乘坐者的身体数据并调整座椅每个分区的角度和支撑力,据悉该座椅单个造价近万元;而防晕车技术则是通过电驱系统、制动系统与底盘的协同控制,减少加速时的仰角变化和制动时的俯冲角变化,以降低车内乘员的眩晕感,该技术已获得中汽中心的技术认证。此外,日产N7还采用了全球首创的“14合1”电机技术,最大化提高了车内空间利用率。

另据相关消息指出,日产N7在今年晚些时候还会推出纯电以外的版本。东风日产内部对纯电N7的月销量预期是5000辆/月,叠加后续推出的新版本,将朝着越销破万努力。

“我们跟以前的合资公司不同了,现在我们高度认可本地研发团队的能力,也充分授权本地研发团队主导车型开发。我们不像传统合资公司那样等总部反馈来指导行动,更多是由国内团队决策,产品研发周期也大幅缩短”马智欣对媒体表示。

根据规划,东风日产到2027年夏季将向市场投放10款新能源车型,其中涵盖了纯电、插混、增程等动力形式,其中包括一款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旗舰车型,将于今年内亮相。

尽管日产当前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但其依然毫不吝啬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到2026年底,东风日产计划追加投入100亿元用于新能源研发,技术中心也将扩招至4000人。

而作为日产全新天演架构的首款车型,日产N7也承载了日产从“全球车本地改”到“中国研发,全球输出”转型开端的重任。

马智欣表示“我们在中国研发、设计、生产的车型都不只考虑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也要考虑出口。出口对我们至关重要,目前相关业务进展顺利。依托日产庞大的全球销售网络和丰富的出口经验,我们将结合我们的产品特点,制定不同的出口策略,将车辆销往全球”。

在DoNews看来,如果日产能够扭转其在中国市场的颓势,那么其全球销量的回暖也将指日可待。同时,日产还可以在高度内卷的中国市场验证其产品竞争力,如果能通过中国市场的“考核”,那么其后续车型向全球输出的成功率无疑会更高。

三、挑战重重

那么日产N7能够在中国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吗?至少从纸面实力来看,还是很有机会的。

如果我们将日产N7与同价位竞品进行对比,会发现无论是小鹏MONA M03、零跑B01等新势力品牌车型,还是比亚迪秦、深蓝S07等传统自主品牌车型,大部分都与日产N7存在车型级别的差距。

其中,小鹏MONA 03、零跑B01、比亚迪秦PLUS为紧凑型车,车长均不到4.8米,而比亚迪秦L、深蓝L07虽然是中型车,但4.8米左右的车长同样跟日产N7差了一个级别。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首,看到实车的第一眼,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购车选择,更气派的外观、更充裕的乘坐空间天然会带来更强的高级感。在这方面,日产N7可谓占尽优势。

即使不考虑车身尺寸,从配置角度来看,日产N7依旧出类拔萃。以目前纯电紧凑型轿车销冠小鹏MONA M03(今年一季度销量4.7万辆)作为对比,日产N7在配置上几乎全方位领先。

从顶配车型来看,除了二者都搭载的(高速+城市)辅助驾驶系统外,日产N7在电机功率、续航里程、充电速度上都强于小鹏MONA M03,且日产N7提供首任车主三电终身质保,小鹏则为8年或16万公里。底盘方面,日产N7采用多连杆独立后悬架,而小鹏MONA M03则为扭力梁非独立后悬架。

此外,日产N7顶配版还有AI座椅、车载冰箱、对外放电、透明底盘影像、手势控制、DeepSeek应用、智能灯语等小鹏MONA M03不具备的配置,而这一切都是在价格比后者还低几千元的前提下实现的。


图源:日产官方

可想而知,日产N7的出现会对自主品牌造成不小的压力,毕竟他们已经很久没碰到如此“玩命”的对手了。但这种以极限压缩利润抢占市场的打法,本质上比拼的是成本控制能力。虽然日产N7给出了极具杀伤力的价格,但竞争对手同样可以再度下调终端售价以保住市场份额,价格战打到最后,就看谁“血条”更厚。

日产作为日系车企,其在精益化生产和成本控制方面自然有着深厚的积累,这也是其能立足全球市场的根基之一。但在中国市场,情况却未必能如其所愿。因为在电动智能化时代,中国车企有着更高的自产化率。

翻看日产N7的供应商清单,其无论是三电系统,还是智能化技术,大部分都是通过外部采购而来。其中,电机来自东风汽车,动力电池来自欣旺达,辅助驾驶技术是与momenta合作打造的,后期还将与华为等企业合作。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在这方面则要更胜一筹。比亚迪是业内垂直整合模式的代表,吉利、长城等车企也在不断提高其技术自主化程度,新势力品牌中也有零跑、小鹏等坚持全栈自研的企业。真到了“刺刀见红”的阶段,自主品牌在价格上或将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而DoNews也从多家经销商处得知,目前日产N7的主要竞品中,大部分都给出了不同程度的终端优惠。其中,比亚迪秦L部分车型有1万元左右的终端优惠,深蓝L07有1.5- 2万元左右的终端优惠。而东风日产销售人员则对DoNews表示,日产N7的价格已经诚意拉满,后期也不太可能降价,我们内部员工买也是这个价格。

实际上,这不仅是日产要面对的挑战,也是所有在华合资品牌要面对的挑战,包括丰田、本田、大众等,这些合资品牌都已经深度融入了中国汽车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品牌还将如何保证其产品差异化和成本优势,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