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全球首发旗舰D级轿车铂智7之前,丰田首发了4位“中国首席工程师”,他们分别是:负责广汽丰田铂智3X研发工作的柳文斌,一汽丰田bZ5的研发责任人王君华,负责广汽丰田铂智7研发的叶志辉,以及下一代卡罗拉(参数丨图片)的研发责任人许天龙。
这一举动配合着丰田“立全球,更中国”的参展主题,将一场前所未有的中国丰田战略转型秀,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意味着在华已深耕60年的丰田,真正打通了从“管理/研发/产品/生产/销售/服务/合作”等全产业链闭环,将这一套全价值产业链的升级真正实现了本土化。
在我们看来,从研发体系的重构到产品矩阵的焕新,从管理架构的本土化到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中国丰田正加速丰田在华各领域事业的发展,通过在华事业的全维度进化推动与中国发展速度适配的企业变革,这家全球汽车巨头正在重新定义跨国车企与中国市场的关系。
这不仅是对中国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一次深刻示范!
重构研发体系
从“技术输入”到“中国定义全球”
丰田此次最引人注目的变革,是彻底打破传统跨国车企的研发模式,将核心决策权从日本总部转移至中国。
中国与日本虽然一衣带水,上海飞东京也就2小时出头,北京飞东京时间还不及飞广州的3小时,但此次研发决策权的历史性转移,为的就是让“能听到炮声的人”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
通过构建“ONE R&D研发体制”,丰田整合了在华多个研发中心(如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丰田)的资源,形成统一的本土化研发网络。这一举措不仅跨越了合资企业的制度壁垒,更实现了与中国头部车企的技术共享与人才互通。
众所周知,在日本丰田一直执行着“主查(CE)制度”,CE是车辆研发的责任人,负责从商品企划到研发/生产/销售等一切内容。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此次重磅推出的“中国首席工程师(RCE)制度”,它是中国丰田真正实现本土化的一大关键,也是中国式“继承与进化2.0”的全新举措。
广汽丰田铂智3X和一汽丰田bZ5就是完全由中国团队完成,中国工程师首次从产品企划到量产验证全程主导,充分融入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座舱、驾驶辅助等需求的产品。
用数据说话,也反映了这一制度变革带来的市场反响:铂智3X上市首日订单破万,截至4月底累计交付过万,这也验证了“中国智慧”的强大市场号召力。
用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的话说:“人员调整、组织架构调整、本地化生产调整这些都不是目的,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给中国市场提供更好的汽车。”
而这刚好与2011年,丰田汽车会长丰田章男就曾提出愿景——“希望有朝一日能开上中国人自己开发出来的丰田汽车”相呼应,如今已然成为了现实。
这意味着,丰田已经迅速实现BEV 1.0时代向2.0时代跃迁,从“适应中国”转向由“中国定义”,这也意味着中国丰田的本土化战略真正迈入2.0时代。
当然,丰田的研发本土化并非单向适应,而是试图将中国市场的创新经验输出至全球。
通过在华的本土化成果反哺全球研发体系,从而使丰田在未来的全球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中提前掌握话语权,更意在让中国市场驱动丰田全球进化,重塑丰田的全球技术战略。
打造更具竞争力
和情绪价值的产品
“若产品能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必能赢得全球市场。”
当前,中国市场的智能化需求(如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车机生态融合)正在倒逼丰田提升技术标准。
全球首发的铂智7,是由广汽集团、广汽丰田、IEM by TOYOTA共同研发的BEV旗舰车型。
在它身上我们注意到,其搭载的鸿蒙座舱和Momenta智驾辅助系统,是丰田首次将中国生态技术融入其中的高端车型,填补了合资品牌在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的空白。
这种“中国需求定义全球技术”的趋势,可能加速行业智能化进程,甚至影响未来的产品定义规则,这些功能可能成为全球车型的标配。
当然,除了在BEV电动化产品矩阵带来全方位的突破,中国丰田在打造满足更多用户情绪价值的产品上,也表现出了转型思维。
针对中国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丰田推出“活力(Active)”与“城市(Urban)”两大场景改装方案。
前者强化户外功能(如车载电源扩容、露营设备集成),后者则以潮流设计吸引年轻群体,例如基于凯美瑞和RAV4荣放的改装车型融入电竞主题内饰与AR交互功能。
这种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的转变,也体现了丰田对Z世代消费逻辑的深度理解,更加注重车型的场景化定制与年轻化转型。
以宏观的角度从本届上海车展来看,丰田的转变非常大,从新体制到新产品,让人对其充满了新期待,这背后也离不开丰田为本土管理层的充分赋权。
例如:丰田中国首次由中国人担任副董事长(董长征)和总经理(李晖),打破了日企高管体系的传统桎梏。
又比如:雷克萨斯在上海金山独资建设纯电工厂的落地,这是继特斯拉后第二家外资独资新能源生产基地,仅用18个月完成审批,远超行业平均周期。
此外,通过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合作,其电池成本较进口方案降低30%,同时实现电机、电控系统的本地化研发。新一代e-TNGA平台车型的开发周期缩短至12个月,较传统燃油车快40%。这种“垂直整合”模式既规避了地缘政治风险,又加速了技术迭代,实现了供应链与生产的全链路本地化。
红点观察:
可见,中国丰田重塑了跨国车企在华合资的2.0新模式,为整个行业以及跨国车企转型带来了诸多启示:
一、技术主权让渡、研发决策权下放,将研发根植于中国,才能与本土自主品牌更好地实现同台竞技;
二、借助行业朋友圈的力量,实现技术生态融合,从而弥补智能化短板;深度绑定中国供应链,有效地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坚持“油电双擎”并行,既保障全球及中国市场的燃油车基本盘,同时将“中国智慧”反哺全球,为后续的纯电动转型留出缓冲期。
可以说,丰田的中国式“继承与进化2.0”正在定义跨国车企的新生存法则,通过将中国从“最大市场”升级为“创新策源地”,丰田正在书写跨国车企与新兴市场关系的全新剧本。
这场变革的成败,不仅关乎丰田能否在电动化时代守住王座,更为这家全球汽车巨头在“中国定义全球”的新秩序中塑造了持续霸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