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以来,台州温岭市消防救援大队聚焦整治重难点问题,主动作为提供消防技术服务,推动隐患治理从“粗放式”向“标准化”转变,形成上下贯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促进整治行动走深走实。


对“点”培训

盘清管理盲区





通过视联网形式开设“应消小课堂”,组织16个镇(街道)综治办主任、派出所分管副所长、平台管理员、全体网格员(包括专职社工兼任网格员)、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专管员、社区民辅警3000余人召开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治理业务培训会,面对面开展治理政策宣讲、技术问题分析,指导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流程、检查行为,规范违规违法行为处置程序,推动镇街消防巡查检查力量高效运作。

拉“线”指导

立体共振设防





按照联系镇街六项工作机制,监督执法干部每月上门帮扶指导联系镇(街道),通过座谈、督查等形式,研判各地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突出问题,掌握电动自行车整治进度。依据规定动作和镇街实际,明确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阶段性重点工作,指导制定月度消防工作任务清单。

聚焦充停棚布局选址、防火分隔、安全充电、资金短缺、管理乱象等痛点、堵点问题,主动带班作业,提出一揽子解决思路。

“面”上造势

织就群防底色





在广播、电视、报刊开设专栏3个,常态化宣传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的危害,科普政策法规与文明充停、自救逃生常识,曝光典型违法和事故案例193期。

统筹基层巡查力量,每周不定时开展电动自行车夜间巡查清理,排查清除隐患530处;推动工业园区以楼幢为单位,并组织乡镇街道16支志愿队伍,维护电动自行车日常停放秩序。

联合温岭市融媒体跟踪报道电动自行车消防检查“回头看”行动,浙江电视台《新闻深一度》栏目专题报道,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措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