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 日,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刚满百日,白宫便接连抛出三枚人事 “重磅炸弹”: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转任联合国代表,其副手黄之瀚遭直接解职,国务卿鲁比奥兼任国家安全顾问。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打破了美国传统外交决策的固有模式,更释放出明确信号 —— 特朗普正在抛弃反华鹰派,着手重新洗牌权力格局。
事实上,自 4 月起,美国政府内部就已暗流涌动:国家安全委员会裁员比例高达两成,五角大楼 20 名官员因上了 “不忠名单” 而丢了饭碗,国务院更是一口气裁撤了132个驻外机构。
沃尔兹被调职,源于他在 3 月的 “群聊门” 事件中,误将《大西洋月刊》主编拉入加密群聊,致使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计划泄露。
而黄之瀚被免职,则是因为他推行的激进反华政策不仅没伤到中国,反而让美国企业在华损失超 200 亿美元,最终成了政策失败的 “替罪羊”。
鲁比奥:从 “反华斗士” 到 “光杆司令”
鲁比奥,这位古巴移民后裔堪称美国政坛老牌“反华专业户”!
因为他在国会山打拼二十年,从积极提案制裁中国南海活动,到担任国务卿后主导《对华强硬 27 条》,始终将 “中国威胁论” 当作自己的政治资本。
据说,他曾在佛罗里达港口发表演讲,声称 “中国商品正在掏空美国工人的饭碗”,却被当地媒体揭穿,该州制造业占比不足 5%,所谓 “经济受损” 不过是博眼球的政治表演。
然而到了 2025 年,鲁比奥的 “反华牌” 彻底失效。
中国对他实施制裁后,他成为 1971 年基辛格访华以来首位被禁止入境的美国国务卿,与盟友沟通时也频频被质疑 “缺乏可信度”。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推动的 “对等关税” 政策,让美国企业成本直线上升,特斯拉上海工厂因供应链中断被迫减产,SpaceX 的火箭零部件交付周期延长 30%。
在农业州选民的强烈抗议下,连特朗普都不得不考虑降低关税,鲁比奥的 “强硬策略” 宣告破产。
特朗普让鲁比奥兼任多职看似是重用,实则是 “明升暗降”。
鲁比奥名义上同时担任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国际开发署代理署长、国家档案馆代理馆长四个职位,但实际上却陷入权力真空。
国务院重组裁撤大量驻外机构,导致中东、非洲事务无人处理。
国家安全委员会关键岗位空缺率高达 40%,而国安顾问职位又没有独立预算,鲁比奥想召开跨部门会议,还得向国防部 “求资源”,他自己都无奈调侃“现在连调阅机密文件都要排队” 。
黄之瀚:华裔身份的 “致命诅咒”
作为广州移民后代的黄之瀚,为了证明自己的 “忠诚”,在国会听证会上高喊 “中美必有一战”,甚至提出将台积电迁至美国本土这样连五角大楼都认为 “不切实际” 的提案,以此作为自己晋升的 “投名状”。
但这些激进政策很快带来反噬,中国实施稀土管制后,美国 22 家军工厂被迫停产,F-35 战斗机交付周期延长 6 个月,军工复合体的巨头们直接向特朗普施压。
除此之外,就是黄之瀚的身份始终没能被大家认可,尽管他反复强调自己是“纯粹的美国人”,但极右翼媒体依然抓住他的华裔身份大做文章。
2025 年 3 月,极右翼网红劳拉・卢默在社交媒体上无端指控其“妻子与中国政府有联系”,还翻出他 1998 年访问北京的旧照,暗示他 “通敌”。
这些毫无根据的谣言,最终成了特朗普 “甩锅” 的借口,黄之瀚被解职时,白宫发言人直言 “他的政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更重要的是,他离职后,白宫核心决策层再无华裔官员,美国对中国的认知,重新退回到单纯 “意识形态对抗” 的层面。
甩锅、集权与战略收缩
不过也有人觉得,此次特朗普的这波人事调整,主要是想 “甩锅”。
因为对华强硬政策失败后,美国国内经济疲软、民众不满情绪上升,特朗普急需转移矛盾。
黄之瀚和沃尔兹就成了现成的 “替罪羊”,毕竟这些鹰派当初喊着要打压中国,结果不仅没成功,还让美国企业损失巨大,军工生产也受到影响,此时拿他们开刀,既能平息民怨,又能为自己开脱。
除此之外就是特朗普借着清洗 “不忠” 官员的机会,将权力牢牢攥在手中。
国家安全委员会、五角大楼、国务院接连大换血,大量专业人才流失,取而代之的是对他忠诚但专业能力不足的官员。
他让马斯克负责政府效率部改革,本想削减开支,结果反而浪费了 1350 亿美元,连马斯克这样的商业奇才都搞不定华盛顿的官僚体系,足见这套 “忠诚校验” 制度有多不靠谱。
最后是特朗普把资源集中投入到大国竞争中,对中东、非洲等 “非战略地区” 直接选择放手。
美国关闭了大量驻外使领馆,俄罗斯和中国则趁机扩大地区影响力。
美国频繁 “退群毁约” 的做法,也让盟友们失去信心,欧盟启动对美关税反制,日本悄悄与中国加强合作,特朗普原本想靠单边主义维持霸权,却加速了全球多极化的进程。
这一系列操作虽然让特朗普暂时巩固了个人权威,但也让美国政府陷入困境。
专业人才流失、政策朝令夕改,再加上盟友离心离德,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正快速衰退。
这种 “拆东墙补西墙” 的做法,短期内或许能稳住局面,但从长远来看,只会让美国在战略泥潭中越陷越深。
结语
当鲁比奥在联合国总部为美国霸权辩护,当黄之瀚在智库撰写回忆录时,特朗普的 “权力手术” 早已让美国外交体系元气大伤。
在华盛顿这场永不停歇的权力游戏中,牺牲品的面孔或许会不断变换,但游戏的本质从未改变。
信息来源:
1.原文登载于环球时报2025年05月04日关于“特朗普上任以来首次重大改组!外媒:他的国安团队士气严重受挫”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鲁中晨报2025年05月02日关于“特朗普宣布提名迈克·沃尔兹为下一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4年11月13日关于“《金融时报》:特朗普任命沃尔兹等人进入内阁,表明其将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环球时报2025年04月09日关于“太魔幻!美反华政客内讧了”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