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食堂向游客敞开大门,米饭蒸了半吨多,猪肉消耗超1500斤,免费停车位挤爆街头……
这个五一假期,重庆荣昌区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姿态冲上了热搜。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赔本赚吆喝”的流量狂欢,甚至被质疑“财政补贴养游客”。
但当舆论聚焦于“钱从哪来”时,这座西南小县城却在用18元的卤鹅套餐,悄然撬动了难以估量的泼天富贵。


网友算了一笔账,荣昌算了另一笔账
当荣昌区政府食堂凭借3块钱的猪油泡粑、5块钱的黄凉粉冲上热搜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有网友算起了一笔账:
1500斤的猪肉光成本就超过了3万元,但7000人次的用餐仅仅收入10.5万元。
如果加上借调厨师、志愿者等隐性开支,这账怎么算都是亏的。
这笔账背后的质疑不言而喻:荣昌区是不是在拿财政的钱来补贴游客?



但荣昌算的,显然是另一笔账。
五一期间,荣昌这座西南小县城以政府食堂为支点,撬起的是全域旅游的连锁反应。
全区车位免费任停,哪怕是路边违章停车,只要不影响交通,都不作处罚,这吸引了大量顶着川A、渝A牌照的自驾游车辆涌入。
全区景区门票全免,倒逼商家靠服务赚钱,既赚了流量又赢了口碑。
荣昌街头更是烟火味十足,琳琅满目的街头摊位将游客的消费欲瞬间拉满。
数据显示,在五一假期第一天,就有35.27万游客涌入荣昌,同比暴涨400%,旅游收入也同比增长200%!
整个五一期间,荣昌的酒店民宿一床难求;夏布、陶器等当地特产销售翻倍。
这还是“倒贴”吗?
这叫“以小博大”好不好?


这份退休前的“作业”,几个地方官敢抄?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也就此被网友戏称为“最会整活的地方官”。
停车和公交免费、景点免门票、开放政府食堂,这看似毫无新意的“三板斧”却斧斧砍在地方治理的痛点上。



当很多地方还在靠罚款创收,很多景区还在靠门票吸血时,荣昌却反其道而行之,将短期让利转化为长期口碑。
事实上,游客也用脚投票,证明了高洪波“整活”的成功:与其绞尽脑汁“薅羊毛”,不如大大方方“种草原”。
当然,对高洪波的做法,网上也不乏质疑的声音。
有说法认为,高洪波的做法给其他地方的压力很大,但也不会轻易跟进。
让荣昌自娱自乐一阵,等势头冷下去了,日子照过。
还有说法认为,高洪波反正快要退休了,冒进一下也无妨。
但其他地方官仕途还长,如果没有高层的明示,保守一点才是明智之举。
毕竟,做了不一定对,不做就不会错。
这些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在淄博凭借烧烤火了之后,全国几千个县城能复制淄博“流量密码”的屈指可数。
而荣昌这波也将作业摆在了明面上,但能抄、敢抄这份作业的县城又能有几个?


泼天富贵之后,荣昌的“野心”也藏不住了
事实上,面对“能否持续”的质疑,荣昌早已布下更大的棋局。
成渝高铁通车后,荣昌到重庆主城只需20多分钟,到成都也不到一个小时,区位优势明显。
借着高铁东风,荣昌又规划了“高铁新城”,用以吸引高科技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入驻。在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让荣昌这个原来的农业小城逐渐蜕变成重庆的工业强区。
除此之外,预计2030年建成的市域铁路将50分钟直通重庆主城。
届时荣昌不仅跟重庆主城联系更加紧密,也有利于物流成本的降低。
同时,规划中的TOD综合体则瞄准“站城一体”,让游客下了火车就能逛街。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场“退休书记的冒险”,不如说是荣昌面向“成渝增长极”的华丽转身。
当一些地方还在纠结“开放食堂会不会吃垮财政”时,荣昌已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宠粉”,从不是无脑撒钱,而是把游客的每一次点赞,都变成城市升级的助力。
毕竟,流量会褪去,但一群满意而归的游客,才是下一次泼天富贵的伏笔。



荣昌的“倒贴式狂欢”,撕开了一些地方治理的一层遮羞布。
与其在“政绩安全区”里绣花,不如到“民生试验田”里撒野。
这场看似“赔本”的生意,很可能让荣昌在成渝双城的经济版图上,赚回一个难以替代的C位。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看到这里,就点个关注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