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组数据,截止到2024年底,我国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超过2.4亿。据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约有70%的群体选择断缴社保。
尤其是在退休年龄延长,以及缴费年限延长后,灵活就业人员成了被针对的群体。不客气的说,双延长就是专为灵活就业人员制定的。
“双延长”成最后一根稻草
退休年龄延长:
男职工从60岁延长到63岁,每晚退休4个月,退休时间延长1个月;
女职工从50岁延长到55岁,每晚退休2个月,退休时间延长1个月;
女干部从55岁延长到58岁,每晚退休4个月,退休时间延长1个月。
缴费年限延长:
养老保险最低缴费从15年,逐步延长到20年。2029年之前仍按照15年计算,从2030年开始每年增加半年的缴费时间。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工龄都在25年以上,所以影响最大的还是灵活就业群体。
原因1:缴费压力大
以上海为例,最低缴费基数为7310元,按照2024年当地居民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11%,灵活就业每月最低缴纳:7310×(20%+11%)=2266元。
对于工作、收入不稳定的群体,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即使在三线城市,最低社保缴纳费用也在1000左右,相当于每个月少了三分之一的工资。
并且,灵活就业缴费基数还会上涨,平均每年上涨3%-5%。但事实上,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都不一定能涨这么多,面对缴费压力,很多人无奈只能选择断缴。
原因2:退休时间晚
前面我们也讲了,在2025年开始实行了退休年龄延长。退休时间延长3年,看似整体影响不算太大。但要清楚,灵活就业群体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
晚退休3年,就意味着这三年里,他们不工作就没有收入。试想一下,60多岁的年龄还要为了生活奔波,确实有些意难平。就连工地上,都限制工人的年龄。
在60岁的年龄多工作三年,对于重体力劳动的工人来说,受的罪真不能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断缴就不意外了。把交社保的钱存下来,在紧要关头还能应急。毕竟,钱进入社保账户,是没办法一次性取出的。
原因3:回本周期长
缴过社保的可能都知道,养老保险缴费标准越高,你的回本周期也就越高。像公务员、国企职工,退休后领退休金6-8年就能回本,即使退休延迟3年,70岁也就回本了。
灵活就业群体,大多数都是按照最低缴费档次,养老金回本周期基本在9-12年。按照男性63岁退休,养老金领回本都将近75岁了,往年能再领几年真不好说。
我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能活到75岁的概率为52%。再回头看养老金的回本周期,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愿意再交社保了。